“天大澇?君德行有失。
“你看,他們一不解決問題,二不會認為自己有問題,這都是別人的問題,我可是好人。
“這樣既方便又簡單,還不會火燒自身。
“所以魏徵他們本質上是最不尊重聖賢的那類人,出了問題就拉出聖賢說如何如何,如果不行,那就是君王德行有愧。
“為什麼有愧?因為沒有做到論語、大學、春秋中的某句話所以有愧。
“一追究就說這不是我說的,是聖賢說的。
“這也是這幫人的無聊之處,用最聰明的方式推波助瀾讓儒學變成儒家,變成死學問。
“幾位想想,現在以博學著稱的人放在孟子時代會如何?
“孟子所言,全都是自己總結出的孟子。
“可魏徵等人去說什麼?君王問政,他開口就是論語如何如何,這種人還能有現在的地位和聲譽麼?
“這就是董仲舒為首,所有儒家人一起作用的結果。
“畢竟儒學需要辛辛苦苦鑽研,辯論,最後才能成一家之言,儒家則不用,背幾本書上簡簡單單就成了博學賢人。
“這也是我看不上李綱給你當老師的原因,因為李綱是一個更笨更合格的儒家。
“魏徵等人成為儒家是因為太聰明走捷徑,關鍵時刻他們還是能展現一點儒學的價值。
“李綱不會,他就是一個標準儒家。”
李承乾的眼神終於不再迷茫,這下總算是全都聽懂了。
“先生大才。
“先生這麼說承乾也算是懂了何為儒學,何為儒家。治世之學可以是儒學,但不能是儒家對吧。”
王皓點點頭。
“對也不對。
“治理天下,真正的重臣得是儒學者。
“但是下面的人,大多數可以是儒家,儒家雖然死板,可對於不聰明的人來說卻是一條捷徑。
“你讓他寫出屬於他的X子不可能,但是背經典完全沒問題,能循規蹈矩做事也是一種能力。
“這就是君王的鑑別能力了,識人之能是帝王最重要的能力。”
王皓一行人一邊聊一邊走。
走到一處樹蔭下,王皓指了指道:“在這裡歇一下,越王已經到了極限,再走他的心臟受不了。
“既然太子已經瞭然了一些道理,那我說一件事。
“太子可以將今天的所見所聞寫兩份文書,一份從太子所學的儒家入手,一份以今日我們所談入手。
“蜀王和越王也是一樣,我想看看三位的見解,如何?”
三兄弟互相看了一眼,異口同聲道:“能得先生指點,定當全力以赴。”
作為皇家子弟,再笨嗅覺還是有的。
“程處亮你和尉遲寶琪去前面,你們兩個要進行一場比賽。
“不能亮出身份不能威脅,然後用自己的手段說服別人第二天在你們說的地方等著。
“說說服的村子多,等明天晚上結算之後我會給一份禮物。
“一份非常的禮物,你們拒絕不了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