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是教導主任,這學校的日常可是要教導主任管的。”
“哈哈,好。
“諸位,請。”
李淵也覺得新奇,換個身份確實人精神了很多。
老師還有李世民等人魚貫而入,地上全都鋪的是光滑石板,兩邊都是大樹。
剛一進門,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亮堂,寬敞。
“這。。。還是你這校長來介紹吧,我是完全看不懂。”
李淵也傻眼,這地方怎麼這麼多的空地,這合理麼,建築比想象中要少。
“那好吧。
“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這裡就是學校的主體,大家一定會覺得這建築分佈非常不合理是吧。
“看著東一座,西一座,好長一段路沒有建築,走一段路又建築很多。
“這種造型,看著相當沒有美感是啊。”
所有人都點點頭,這點顯而易見,這種建築風格和大唐流行的風格可謂是格格不入。
“這麼一說確實,不過既然先生主動提出來,那自然是有其道理才是。”
“確實。
“首先,這裡是學校。
“我們的老師中馬周勉強算是儒生,其他人都不是。
“那教授就不能只是說,比如李淳風,他教學就需要各種開闊的地方,用實驗的方式讓學生看到。
“只有這樣,才能具體感受,這叫言傳身教。
“再比如李春,他要教學生橋樑知識,除了說起碼要有地方來修建來展示才行。
“因為這些原因,校園需要大量的留白才行。
“我們學校教授的思維方式和真正動手的能力,所以建築太過密集顯然不行。
“出於實際考量,留下大量的空地用來使用。”
所有人都點點頭,確實。
要是地方小,想要施展就非常難。
“再看,房子之所以設計的彼此之間比較遠,那是因為為了避免互相影響。
“有人學水利,有人學橋樑。
“距離太近,互相就會影響。
“距離遠一點,彼此不影響,小範圍還能形成一個良好的團體氛圍。
“而且這些建築可不是隨意建造的。
“每一個都是最方便他們教學的地方,比如學橋樑的和水利的區域,是在河邊。
“學氣象的就不能是平地,有高高低低的土丘。
“這樣每個人都能在最合適的範圍教學和學習,我還在周圍預設了很多空地。
“等有學生入學,那就意味著總是有學生進進出出。
“每一次畢業,最優秀的那個學生就可以把自己的作品留下,這些空地就是為他們準備。
“能在學校留下作品,說明在這一行他已經做到了最強,是一種鼓勵。
“後來者看到這些作品就知道自己的目標,努力留下更好的作品。
“競爭,尤其是良性的競爭,非常有必要。
“這,就是看到的建築整體的思路。
“一切都是實際為主,當然,如果是建築學的學生,他們可以申請為學校規劃。
“我們的原則,資料結合實際。
“說再多沒用,拿東西出來。
“那東西出來沒用,因為存在偶然,你再把資料拿出來。
“兩者兼具,才是我們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