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唐太宗對掏?拿四次元口袋躺平

第188章 孔穎達最後一搏,為儒拜訪

“大邑商距離太史公已經是九百年前的事了,可他對於商君的記載準確率達到了九成。

“對於黃帝之前的他不敢妄言,因為確實調查不到。

“學問,是走出來的。

“孔子周遊列國,當然列國不大,可他確實是在行走,到處拜訪,成全自己的學問。

“你不一樣,你一直都在治學。

“我看過你的正義中有很多都是望文生義,這是治學態度。

“你想要正義六經,當然你手上只有五經。

“這想法是沒有問題的,人生天地間總要有點大夢想對不對。

“可你沒有行動過啊。

“幾本書一起看,然後望文生義,按照你自己的解釋就哐哐寫。

“這東西對麼,那能對麼。

“比如詩經,他分的很清楚。

“你註釋正義鄭風,那是不是得去鄭國故地去看看?

“風是當地詩歌的採集,語言變化那還是有規律的,就算是很多讀音意思都變了,可很多東西你去聽了一下子就能感受到變化。

“你再對照歷代的正義,得出一個相對靠譜的說法。

“這也是太史公的做法,你蹲在長安城正義,這件事本來就不可思議。

“比如吳地,他很多東西看著很奇怪,那是因為這些都是噹噹地土音。

“越人歌,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還有太伯奔吳,這件我看你正義的就是太伯當年一口氣跑到了現在的吳地。

“實際上這件事,他存在一個明顯的徙封。

“吳國最開始封的是現在太倉一代,在武王稱王的初期吳國也能稱王。

“康王時代吳地慢慢納入周人統治,康王將太伯的後人徙封到吳地一帶。

“太伯的後人繼續南遷,和當地的土人混合,最後形成吳越。

“這些東西你要去當地考察,然後順著線索脈絡溯源,如此才能算得上是正義。

“再比如你註釋的兕,也是望文生義。

“看到荀子寢兕和持虎並列,你註釋的是兕是一種和老虎一樣的猛獸,這純粹就是一種臆想。

“這兕就是一種周初逐漸滅絕的牛,聖水牛。

“商人祭祀最重要的三個東西,聖水牛、山羊、羌人。

“這種牛七八九隻一起活動,比現在的水牛稍微小一點,狩獵難度小又較為集中,所以是祭祀的重要動物。

“什麼威猛的老虎,你這都是什麼。

“所以我不是說你正義不對,是在坐在家裡空想正義,這顯然不對。

“不要貪大而全。

“太史公一輩子就寫了史記,你孔穎達能嚴謹的正義一本經那就是賢人。

“總想著一起把所有的東西一個人搞定,貪多不爛的道理不懂麼。”

孔穎達沉默。

和王皓爭論自己不怕,可這樣跳過來在自己的領域挑刺那自己反而無話可說。

自己今天是抱著必死的心來的,為自己的學問爭取一個空間。

大唐最好的學校不傳授六經,這件事的可怕孔穎達壓根不敢想象。

所以自己來了,就是自己自己死了,也不能讓六經就此死了。

可王皓既不貶低六經,也不和自己辯論。

就這麼心平氣和的聊天,這讓孔穎達更加難受。

就這,自己的特長髮揮不出來,不能發揮自己要怎麼為六經爭取地位!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