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聽著楊榮與楊溥的話語,呆滯的眼神逐漸回過神來,卻是一時愣住了。
“你們說,誅殺漢王,為父皇母后他們報仇?”
朱瞻基很是不可置信的看著這兩人,他實在想不到,都到這個時候了,這兩人居然還能說出這樣的話語。
如果是最開始,他都還會抱著極大的希望。
但如今,他一點希望都看不到,這讓他怎麼相信楊榮與楊溥所說的話語?
朱瞻基都快以為是他還沒有回過神來,還是這兩人沒有睡醒。
楊榮與楊溥聞言,神情依舊肅然,楊溥當即出聲。
“太子殿下,如今還沒有到最後一步,怎麼能這般頹廢。
如今各地邊軍已經調回,現在我們還有近五萬精銳,總共十五萬大軍,怎能坐以待斃。
現在漢王的各路大軍還沒有圍攏,我們必須要趁著現在抓緊行動。
如今漢王這裡明顯是主力大軍,北部還有瓦剌與韃靼,向西也是漢王的藩地,沒有出路。
我們惟有向東北方向打,一直打到當初的流鬼國區域(東北亞地區,也是堪察加半島周邊),那裡雖然寒冷,但根據記載,但既然有人能夠在那裡生存,那麼我們必然也能。
到時在那裡休養生息,再打造艦隊,尋找新的地方。
若是漢王大軍依舊追來我們也可向北繼續前行。
天下之大,總有我們的容身之地。”
楊溥說完,楊榮也接著開口。
“太子殿下,如果我們能夠重創或者擊潰漢王在東北方向的兩路大軍,那麼我們還可以佔據東北區域。
到時以這些地方,我們再融合女真等各族部落,依舊可以阻擋漢王大軍,以待天時,再如漢王一般,打回來便是!”
楊榮與楊溥充分發揮著想象給朱瞻基打氣,想要朱瞻基恢復志氣與士氣。
如今朱高煦已經做出了完美的示範,去了外面,只要發展好了,也未必不能窺視中原,再打回來。
朱高煦能夠在外面做到,他們未必不能做到。
至於外面艱苦,這個時候兩人已經完全沒有考慮這些了,他們只是不想在這裡等死,不想坐以待斃。
但自從各方訊息不斷傳來,朱瞻基整個人失去了精氣神,他們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其實兩人心中對朱瞻基都很是失望,看看朱棣,哪怕就是朱高熾,哪裡像朱瞻基這樣了?
現在朱高煦的實力確實強大,強大到讓他們看不見絲毫逆風翻盤為勝的希望。
但即便如此,他們就要放棄所有掙扎嗎?
如今朱高煦還沒有兵臨城下,他們還有最後的時間,還有最後的希望逃出去。
對於擊敗朱高煦,他們已經不再去想了,這完全不現實,朱高煦用事實擊破了他們所有人的幻想。
但打不過,他們還不能跑嗎?
只要還沒有到那最後一步,兩人都不想這樣放棄。
最後拼一拼,還有一絲機會,但若是什麼也不做,只是待在這裡,那就是真的在等死,沒有任何生機。
兩人都不想死,他們不想被朱高煦這樣給殺了,一旦這樣死去,他們的名聲也將會不復存在,他們反而成了奸臣叛賊,兩人不想。
螻蟻尚且偷生,更遑論他們?
主要是被朱高煦打進來,他們必死無疑。
他們完全就沒有想要投降的念頭,必須要做最後的一搏。
但所有的權力,都在朱瞻基手中,他們沒有辦法,只能先讓朱瞻基打起士氣。
但凡朱高煦放出風聲考慮不殺他們,他們直接就投降朱高煦了,哪裡還會做這些無謂的掙扎。
其實他們現在也可以架空朱瞻基,朱瞻基擺爛之時,將權力都給了他們。
但如今的情況,他們即便架空朱瞻基都沒有用,要是沒有朱瞻基出面,下面的人直接就會將他們反噬了。
而且即便有著朱瞻基出面,下面都是人心浮動,恐怕想要投降朱高煦的人,都有不少。
畢竟朱高煦在明軍之中的威望就很高,也就是朱高煦在外面的時間不短,現在已經小了很多。
但如今朱高煦明顯勝局已定之下,難免會有人想起那些,投向朱高煦的懷抱之中。
朱瞻基聽著楊榮與楊溥的話語,陷入了沉思之中。
避開朱高煦,主動向東北出擊,而且還主動放棄順天府,即便贏了朱高煦在那裡的兩路大軍,也不過是去往到了那個苦寒蠻夷之地吃苦罷了。
如今的東北那裡,可是還沒有經過開發,想要種田什麼的,可是不容易的。
至於更偏遠的地方,更加的寒冷。
那個地方,朱瞻基是打心眼裡看不上。
他堂堂大明太子,去那種地方與女真等各族那些蠻夷人為伍,朱瞻基想想都是一陣雞皮疙瘩。
那些地方,在他眼中就是不應該有的地方,正常人誰會想去那裡?
他不是朱高煦,讓他去吃那個苦,他是真的不願意。
至於放棄順天,他更加不想。
在這裡,他仍舊是太子,甚至可以直接登基稱帝。
出去之後,就什麼也不是了。
朱瞻基想要的,就是守住順天,守住順天周邊,至於其他的,他也不知道該怎麼做。
而至於楊榮與楊溥所說的邊軍調集了回來,朱瞻基沒有絲毫的想法,這本就是他下令的。
那些邊地,在他眼中同樣是貧瘠蠻夷之地,有什麼好要的?
現在大明危急,將這些精銳放在邊境,還不如調回來做最後一搏。
至於那些地方會被韃靼與瓦剌所得,他也已經不在乎了。
在他眼中,只要韃靼與瓦剌沒有過長城,那大明依舊可以以長城之險來抵禦韃靼與瓦剌。
朱瞻基思考許久,最終緩緩看向楊榮與楊溥兩人。
“你們迫不及待的想要走,是怕漢王?是擔心自己會死?
孤尚且在此,你們又有何懼?
縱然身死,孤也是和你們一起,有孤跟著你們一起,還待怎樣?
此事作罷,那些蠻夷貧瘠之地,孤絕不會去!
孤是大明太子,縱然是死,孤也會為大明而死,為大明戰死沙場!”
朱瞻基說得大義凜然,絲毫沒有顧及臉色越來越黑的楊榮與楊溥兩人。
朱瞻基此刻也已經想通了,他不會像朱高熾那樣投降朱高煦,但他也不會像楊榮與楊溥說的那樣逃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