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高煦立國,攻略海外

第55章 朱棣欲變法,姚廣孝的見解(四千字大章 )

敲打了一番姚廣孝,朱棣也不在這件事上繼續說,轉頭問起了朱高煦的事情。

“太師,漢王在安南,不對,如今老二立國大漢了,他在大漢所做的那些,你怎麼看?”

姚廣孝依舊神情淡然,彷彿並沒有被剛才的事情所影響一般。

“稟皇上,漢王在大漢所做的那些事,就如貧僧剛才所言,貧僧敬佩啊。

攻下安南之地,都已經立國大漢,可是在這個最需要穩定的時候,還是在明軍都已經返回的時候,漢王卻是突然對原安南所有官紳直接動手,從這些人身上獲得大量錢糧與物資,用於支撐大漢的發展。

透過這樣的方式,直接將原本內部不穩定的勢力全部逼了出來,又提前做好準備,在兩個月之內,平定所有叛亂。

漢王的這份魄力與處理方式,貧僧真的感到陌生與敬佩,如此精妙的佈局,竟然是出自漢王之手,如此一來,直接解決了大漢內部所有的不穩定因素,同時掌握了錢糧,騰出更多的位置出來,提拔自己的人上去。

就這個魄力,恐怕就是皇上,都不一定能夠做得出來吧?”

姚廣孝一臉震撼的看向朱棣,他破天荒的誇讚朱高煦,就是因為朱高煦做得太好了,有膽氣,有魄力,有精妙的佈局,原本哪怕立國大漢,內部的隱患都非常的多。

之前陳朝的後人,胡朝的勢力,地方上對外的排斥,官紳一體對抗賦稅導致大漢可能會收不上去賦稅,田地被這些人佔據著,也可能會導致百姓無法安置。

然而這麼多問題,朱高煦偏偏是在讓明軍返回之後,選擇將大漢各地重新犁一遍,姚廣孝是真的佩服。

用明軍返回,降低原本安南各方勢力的警惕心,自己卻是在暗中籌備,一網打盡,部署縝密,心思用盡啊。

姚廣孝一直以為,朱棣這三個兒子之中唯有朱高熾可當大用,朱高燧難登大雅之堂,只會些陰險算計,朱高煦有勇無謀,只是一丘八。

如今是他看走眼了,朱高煦竟然有著這樣的雷霆手段,以往聽著朱高煦自比李世民,他只覺得是個笑話,現在他忽然發現,朱高煦真有與李世民比一比的資格了。

若是朱高煦留在大明,他都無法想象,朱高熾與朱高煦會爭鬥成什麼樣。

有時候在天家出現兩個以上的真龍天子,還真就不是什麼好事,只會讓內部更加混亂。

姚廣孝都慶幸,雖然他不知道朱高煦為什麼要出去,但起碼如今出去之後,大明不會再發生內鬥之事了。

哪怕朱高煦如今很優秀,在姚廣孝心中,大明未來的繼承人,依舊得是朱高熾。

這不是朱高熾有多仁德,身為太子,將來會身為皇帝,姚廣孝心中很清楚,什麼仁德,不過是做出來給別人看的,身為太子的朱高熾要是真的如同表面那樣仁德,那個位置就不會是朱高熾的,而會是朱高煦的了。

只是朱高熾善於治國,朱棣又喜歡打仗,大明下一代君主,在姚廣孝看來必須得是善於治國者,而非能征善戰者,這才符合大明天下的期望與期盼。

說到底,姚廣孝始終是文人,在大明還沒有立國大明時,就擅長詩詞,講究文人墨客,這是刻在姚廣孝骨子裡的。

朱棣聽著姚廣孝說的這些,哪怕姚廣孝用他做對比,朱棣也沒有絲毫生氣,相反,朱棣甚至臉帶笑容,滿臉的自豪。

不為別的,因為朱高煦是他兒子,這次給他漲臉了。

不是他朱棣自誇,朱高煦在大漢做的這些事,將歷朝歷代的皇帝拿來對比,又能有幾個敢這樣做?敢在當時的情況這麼做?

即便是他,就如姚廣孝說的,他自己捫心自問,都做不出來,因為牽涉太大,一旦失敗,一切都完了。

當初他靖難成功後,又不是沒有面臨過這樣的選擇,最終的結果是他妥協了,所以他才格外看重朱高煦的這份魄力與能力。

做出決定是魄力,將這事辦成,辦得無比的漂亮,這就是能力了。

就是因為這樣,他都有些後悔讓朱高煦出去了,要是將朱高煦留在大明,他還能有一個選擇,若是朱高熾幹得不好,他就讓朱高煦來幹。

雖然朱高煦是老二,但他自己同樣不是順位繼承的,他只要將大明發展好,足以讓他下去見朱元璋,在朱棣眼中就足夠了。

無論是攻安南,還是已經在東北設立奴兒干都司,都是為了讓大明對外的影響力增強,讓人編撰永樂大典,就是為了編撰出一本古今奇書,讓他可以帶著這一項項功績下去見朱元璋。

剛靖難成功的那一兩年,他可是每天做噩夢,每次都是夢見朱元璋,時不時的夢見朱標。

他靖難有理由,他也相信朱元璋能夠理解,但是靖難之後若是不幹出成績,不能讓大明更加富強,他不能也不敢下去見朱元璋。

所以他並沒有多在乎立嫡立長,只不過立朱高熾是他多方妥協的一個結果。

要是立朱高煦,他是真擔心自己有一天在宮內好好的,朱高煦帶著文武讓他退位讓賢,朱棣不想面對那種場景。

就在這時,姚廣孝的聲音繼續傳來。

“如果漢王只是這樣,貧僧雖然敬佩,但還不算多麼震驚。

然而漢王如今在大漢實行的那個‘攤丁入畝’,貧僧是真的被震撼到了啊。

皇上你給的書信裡面,詳細介紹了這個攤丁入畝,貧僧看後,只覺得驚為天人,漢王能夠想出如此國策,用於賦稅的變革,這代表著漢王的治理天賦,同樣驚人。

之前漢王是什麼性子,皇上應該無比清楚才是,恐怕天下人都想不到,漢王竟然隱藏了這麼一項能力,直到自己立國大漢,才暴露出來。

貧僧剛才恭賀皇上,是真心實意的,漢王確實值得讓人敬佩。”

姚廣孝不斷的誇讚,讓朱棣內心都有些沉重。

朱棣確實高興朱高煦有這樣的本事,但朱高煦的隱藏,又偏偏讓他很不高興。

朱高煦為什麼要隱藏自己的能力?在怕什麼?是在怕他嗎?怕他容不下自己的兒子嗎?

朱棣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朱高煦這麼隱藏自己,但這些,不能往深處想,只要往深處想,朱棣心中就會升起一抹悲涼,他們父子,已經到了這麼如履薄冰的地步了嗎?

身為帝王,朱棣的疑心比起最初,也是加重了不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