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利茲部落正深受北方特花納部落擴張的威脅,聽聞「神魚的親戚」來到了威瑪希河口,並且有「鋒利的石頭」武器(鋼製武器)的訊息早已透過奇努克人的貿易網路有所耳聞。
奇努克部落首領利基特·斯塔爾立刻帶著禮物和幾名長老,急匆匆地乘獨木舟趕來求見。
利基特長老是一位精瘦而眼神銳利的老者,他恭敬地向王大虎行了禮(模仿他見過的某種禮節),然後急切地介紹了威拉米特河上游的大致情況:肥沃的河谷、茂密的森林、豐富的漁產,同時也直言不諱地提到了來自北方的威脅——特花納部落正在南侵,考利茲部落壓力巨大。
「尊貴的神魚首領,」利基特言辭懇切,「我們奇努克人渴望與強大的您貿易,換取能保護家園的武器!我們願意用最好的毛皮、最肥美的鮭魚乾來交換!」
王大虎看著這位焦急的部落首領,又想起特花納和努克薩克拿到武器後立刻用於兼併鄰邦的行徑,心中警鈴大作。他沉吟片刻,做出了一個相對謹慎的決定:「利基特長老,貿易可以。但是,」他語氣堅決,「我們只提供用於防護的‘硬皮’(胸甲),不提供用於進攻的‘鋒利長矛’(鋼矛鋼刀)。並且,我有一個條件。」
他指著河口一處地勢險要之處:「我要在這裡(波特蘭),威拉米特河口,修建一座水寨。此寨將留給我的兄弟(李天佑)作為未來的據點。」接著,他又指向河北岸一處與考利茲領地接壤的高地:「同時,在那裡,我也會派人修建一座一模一樣、堅固的水泥工事。這座堡壘,可以交給你們奇努克部落(和考利茲逃難者)使用。當有外敵(特花納或努克薩克)來犯時,你們可以將老弱婦孺和財物轉移進堡壘避難。努克薩克人雖有鋼矛弓箭,但他們缺少攻打這種堅固工事的經驗,足以保你們一時平安。」
王大虎的算盤打得很精:既提供了有限的幫助以換取友好和情報,又避免了直接提供進攻性武器可能帶來的地區軍備競賽和生態破壞。修建堡壘既能展示大明技術、施加影響力,又能實際保護「潛在盟友」,還能為李天佑的未來預留一個戰略支點。
利基特長老雖然對不能獲得進攻性武器略感失望,但對獲得堅固堡壘的庇護承諾也非常滿意,畢竟這能極大增強部落的生存能力。他欣然同意了王大虎的條件。
在隨後的貿易和交流中,王大虎和周蒙花注意到了奇努克人聚集區裡一些獨特的物品。他們看到了一些用木頭或石頭雕刻的人像和圖騰柱,其風格古樸、神秘,帶有一種強烈的、令人聯想到上古夏商時期青銅器紋飾的韻味。
王大虎好奇地詢問這些雕刻的來歷。一位奇努克老商人透過基塔普翻譯道:「尊貴的客人,這些樣式,有些是從非常非常遙遠南方來的部落那裡換來的。聽說來自一個叫托爾特克的地方。那裡的人還會用一種黑色的、像玻璃一樣光滑鋒利的石頭(黑曜石)做刀和鏡子。」
「黑曜石?!」王大虎和周蒙花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訝。他們立刻想起了明教聖物「聖火令」中,似乎就摻有類似的黑色堅硬材質!難道……
王大虎立刻追問托爾特克的具體方向和資訊,但老商人也只知道大概在南邊很遠很遠的地方,細節一概不知。
這個發現讓王大虎的心跳加速了。他立刻拿出那本《遠洋航海及新陸拓殖要略》,翻到其中一頁,上面有方夢華親筆寫下的一段推測:「……或言北俱蘆洲之土著,實乃夏商之時,避禍遠徙之華夏先民苗裔,其俗其器,猶存古風……」
「難道……難道是真的?」王大虎喃喃自語,眼中閃爍著激動與探究的光芒,「這托爾特克……必須去檢視一番!若真是我先民遺脈,此事關乎華夏正統,非同小可!絕不能錯過!」
他鄭重地在海圖日誌上標註了「托爾特克」這個地名,並將其列為此次南下探索乃至未來必須重點考證的目標之一。文明的線索,如同黑曜石的光芒,在遙遠的太平洋彼岸閃爍,吸引著這位大明國公繼續向南,去追尋那可能存在的、失落已久的古老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