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青城

第40章 乾陵

乾陵位於長安西北不足百里的梁山之上、渭河之前,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陵園規模宏大,陵域佔地“周八十里”,採取因山為陵的建造方式,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還有十七個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員與功臣。樂山連夜飛奔,第二天日落之前才剛剛趕到此處。比起長安的繁華,梁山就清冷了許多,天空中飄著雨夾雪,巍峨的山巒像是披上了一層薄薄的雪氅。通往乾陵的神道在斑斑的雪跡的映襯下,顯得愈發莊嚴肅穆。兩旁的石人、石獸屹立在雨雪中,顯得有些落寞。偶爾有寒鴉從枝頭飛起,“呱呱”的叫聲劃破長空,更添了幾分冬日的蕭瑟與寂寥。

只是這種黑暗和安靜卻是詭秘的,一旦你觸動了某一根暗藏的弦機,可能有千軍萬馬正在等著你。

四處的蕭瑟並沒有降低樂山的警惕性,他早已察覺到了隱藏在山脊、草叢裡的刀光劍影,所以他沒有輕舉妄動,而是退在遠處有些暗中觀察,心中有些後悔。

自己就這麼孤身一人想來查探皇室的陵墓,著實有些唐突,應該和史天賜碰頭之後商議一下,至少帶幾個盜墓的高手來才對。

樂山偷偷的繞到乾陵背後,想要另闢蹊徑,可是他發現方圓十里的梁山,幾乎每一個角落都暗藏著殺機,看來覬覦皇室陵墓的人不在少數,為此而設的防備也絕非一般。自己解決幾個守備,衝出一個缺口是沒問題,可是之後會趕來多少的增援,卻無法確定。即使能擺脫這些守備和增援,能不能找到墓道口進入陵墓就更加沒有把握。

還是不要打草驚蛇為妙,樂山決心等待天亮再細細摸摸這裡的環境,之後再決定是冒險闖一闖,還是回去從長計議。

雨雪漸漸停了,一絲月光努力的從雲層的縫隙中投射下來。樂山退回離乾陵不遠處的一個小山坡,這裡既可以休息一會,也可以觀察到乾陵守備的換班情況。可是沒想到剛剛跨入山頭就觸動了機關,原來這麼一個不起眼的小山頭,也有人守衛。

幸而守衛這裡的人並沒有乾陵那邊來的那麼縝密,寥寥的十幾個人,而且武功平平,沒有幾招,就已經被樂山紛紛擺平。樂山深深的呼了一口氣,穩穩的坐到山坡上,取出腰間的酒葫蘆和煎餅,奔波了一天一夜了,還水米未進。

“好香的酒!”在這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裡,在這隻聞鵠鳴松風的陵崗上突然響起這麼一句感嘆,真的不知道是人是鬼,只叫人毛骨悚然。樂山第一時間的躍起立、轉身,腳尖一點地上的鋼刀,鋼刀臨空飛起,樂山一瞬間將酒葫蘆別到腰後,舉手接住鋼刀,做勢防禦。

“這麼小氣……”來者是個白鬍子老頭,藉著遠處乾陵透過來的點點燈火,樂山模模糊糊地看見了對面來者的樣子。老人看見樂山藏起葫蘆、提起鋼刀,正想調侃一下,卻也突然看清了樂山的臉,下半句被硬生生的咽回去了。

“你是誰?”樂山和老人面對著面,卻發現老人目不轉睛的盯著自己不動,更加覺得寒毛倒豎,不由自主的問了一句根本不該自己問的話。

“這個問題應該我問問你吧。”老人的目光被樂山的問話打斷了,恢復了剛才的悠然。

樂山也覺得自己問的不妥,可是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看老人的打扮,布衣草鞋,不像是守衛的樣子。看老人的神采,卻又鶴髮童顏、目光炯炯、臉龐圓潤,不像是一般村民。

摸不清對方的底細,樂山不敢輕舉妄動,只能含糊其辭道,“我來找點東西。”

“看你的樣子,卻不像是盜墓賊。”

“我看您也不像。”

“呵呵,想盜也不會等到今天了。”老人背過手去,再次上下打量著樂山,“看你功夫不錯,還是改行走正道吧。”

“原來你早就發現我了。”樂山到吸了一口涼氣。

“也沒多早,就在你放倒那幾個沒用的東西的時候。”

“我不是盜墓的,我確實是來找些東西的。”

“呵呵,那我倒願聞其詳了。”

明明不知道老人的底細,但樂山還是被他的氣勢莫明其妙的壓倒了,不自覺的說了實話,“青城之寶。”

“沒聽說過。”老人搖頭晃腦,“是什麼東西?”

“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只知道此物在武則天的墓裡。”

“在乾陵裡?說到底,你還是要盜墓。”

“此物與當今武林的多宗迷案有關,也和在下的身世有些淵源,找它,只是想弄清個究竟,也希望避免整個江湖再起血雨腥風。”

“你都不知道自己要找的東西是什麼,你就來盜墓,乾陵裡埋的寶貝多了,你都能拿的走嘛?”

“我......”樂山一時為之語塞。

“年輕人倒是意氣風發,和我當年頗有些相似。可惜總有一天你就會明白,從古至今,多少英雄的夢想,不是風角連營,而是打馬還鄉。”

“我雖不知此物為何,但卻知道是有人在二十年前放入乾陵的陪葬品。”

“誰?”

“韋見素。”

“韋見素我知道,是誰告訴你的這個故事我不知道,但是你被騙了。”

“此話怎講?”看著老人嚴肅的表情,樂山有些迷惑了。

“武皇帝的墓,在她和高宗合葬的那天,就被封死了,之後根本就沒有被開啟過。”

“也許被開啟過您不知道。”

“不是知不知道,而是根本不可能被開啟。”看著樂山疑惑的表情,老人悠悠道來,“墓是用大理石打造的,四周密閉,封頂時最大的一塊由滾龍石機關滑落,從外部根本不可能開啟,除非用炸藥或者千軍萬馬的力量。可是武皇帝聰明就聰明在她臨死前恢復了大唐的國號,又把自己和高宗合葬,這樣李氏子孫就算再恨她,也不敢公然對她的陵墓不敬。”

“前輩對乾陵如此瞭解,莫非是此地的守備或者參與過陵墓的修建,還沒有請教尊姓大名。”樂山拱手作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