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改部為旗’也好,‘遊牧換畜’也罷,恕我不奉陪了!”
說罷磨古斯氣勢洶洶地離開席位,大步走出營盤。
只兒斤、董合亦惕、禿別幹三個鐵桿的部落盟友見狀,也紛紛起身告辭,與克烈部共同進退;
剩下四個部落的酋長不免左右為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只好不尷不尬地坐在原地。
眼見這場大會不歡而散,蕭易不急不惱,從容地起身舉杯,向眾首領環敬一圈,隨後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十天,我只給你們十天時間。
十日後,各位若還沒有轉移到我圈定好的牧場裡,休怪蕭某翻臉不認人!
也請各位把我的話,帶給已經離席的部落。”
說罷,蕭易帶著部屬拂袖而去,只留下幾個首領面面相覷…
——————
三天後,克烈部的大本營。
磨古斯心知蕭易一定不會善罷甘休,所以乾脆先下手為強,一方面吩咐各帳勇士秣兵歷馬,另一方面開始聯絡多方盟友,準備起兵反遼,與蕭易兵戎相見…
正積極備戰之際,大兒子察忽思(即後世成吉思汗盟友——王罕之父)急匆匆地跑進汗帳,向他道:“父汗,太陽汗派來使者,此刻正在外面等您。”
“哦?快快有請!”
太陽汗是乃蠻四部的大汗,其部落主要活動於西面的金山附近,彎弓之士可達五萬,是磨古斯重點求援的物件…如今聽說那邊有了回應,不禁大喜過望,趕忙讓兒子傳他進來。
沒想到卻是一個身形瘦削的俊雅文士步入了帳內。
他頭戴方巾,一身宋人的裝束;眼神深邃,似藏無盡智謀,舉手投足之間自有一股瀟灑氣度。
磨古斯見此人風度翩翩,也忍不住大生親近之心,略微頷首道:“太陽汗怎麼說?”
那文士整了整方巾,一臉從容地道:“如今大遼西北招討使蕭易步步緊逼,草原各部無不又恨之入骨卻無可奈何,只有馬爾忽思汗(磨古斯的汗號)敢率先和他公然叫板…
我家主公佩服閣下反遼的勇氣,他知道您很快就要和大遼交戰,便讓我獻上戰馬五百匹,牛羊三千頭充作貴部出兵的軍資。區區薄禮不成敬意,還望笑納。”
磨古斯略顯失望:“這麼說,你們是不準備出兵了。”
文士搖了搖頭:“乃蠻部剛剛遭受天災,元氣未復,太陽汗也是愛莫能助。
不過在下略有些謀略,而且粗通拳腳…馬爾忽思汗如若不棄,便留我在您帳中聽候差遣,那將至少可抵一萬騎兵。”
磨古斯將信將疑地看著他:“你小子口氣倒還不小,叫什麼名字?”
那文士哈哈一笑,拱手行禮道:“失禮了。在下慕容博,拜見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