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魯古河與土兀剌河的共同灌溉滋養下,漠北形成了一大片適合放牧的河谷平原。
肥美的草場上,漫無邊際的帳篷連成一片,牧人們騎馬放牧,歌聲嘹亮——這裡是克烈八部之一,阿勒巴惕的營盤,同時也是距離可敦城最近的部落駐牧地。
“克烈八部”並非是一個統一的大部族,而是由克烈、只兒斤、董合亦惕、撒合亦惕、禿別幹、阿勒巴惕等八個部落組成的遊牧聯盟,其中以磨古斯的克烈部最為強大,坐擁萬帳牧民,故此冠名諸部。
這時,前方煙塵滾滾…數十騎由遠及近,紛至沓來,進入了阿勒巴惕的部落領地。
來人正是克烈部落的首領,磨古斯。
他應大遼西北路招討使蕭易之邀,來此參加諸部會盟——按照蕭易的說法,這次會議將決定整個阻卜族人的未來。
磨古斯下了馬,帶著十幾個部族壯漢步行前往營盤正中央的空地,心裡不免暗自嘀咕:這個蕭易上任已有數月,據說一直在可敦城裡秣兵歷馬,操練士卒,恐怕來者不善…今日又讓我們來此,不知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不可不防!
此時的空地上已搭起了高臺,四周環繞著八張席案,其中已有不少人落座。
磨古斯定睛觀瞧,只兒斤、董合亦惕、禿別乾等部落首領赫然在座,看來蕭易今天是把克烈八部的酋帥都請來了。
他大喇喇地走到在東首的空席坐定。不一會兒,其餘各部首領也陸續趕到,八個席位很快便被坐滿了。
這時,忽地傳來一陣如雷動般的鼓聲,大地為之震顫…一眾首領頓時變了臉色,茫然四顧,不知發生了什麼。
一番先聲奪人後,蕭易在蕭遠山、蘇星河的護衛下登上了高臺;同時數百契丹武士列隊走來,將諸部首領圍在了中間。
蕭易身披戎裝,身姿英武,身邊的兩個武林高手均是目光凜凜,殺氣騰騰…臺下酋帥雖然都是桀驁不馴之輩,但見此情狀,也不敢與他們有片刻對視。
蕭易一臉平靜地淡然道:“各位一紙召令便能遠道而來,足見心中還是有我大遼的,蕭某很是歡喜…長話短說,今日召各位前來,是要商議下如何重新劃分各部的草場。”
此言一出,眾首領聽得是一頭霧水。
“劃分草場?什麼意思?”
“蕭制使,我們各自都有約定俗成的駐牧活動地,不需要重新劃分!”
蕭易置若罔聞,繼續娓娓道來:“之前大遼的政策太過寬鬆疏懶,早就跟不上時代了…我宣佈——自即日起,克烈八部改製為‘旗’,變遊牧為畜牧,重新圈定草場領地,不得擅越。凡有離開自家草場而私牧者,吾必嚴懲不貸!”
隨後一揮手,軍健們將一張張“牧場規劃圖”擺在了各位首領的眼前。
眾首領看罷,雖然各個面色凝重,心懷不滿,但眼下卻並不說話,反而將目光投向了東首的磨古斯。
蕭易看在眼裡,心知肚明:看來七部首領畢竟還是以克烈部的磨古斯為尊,都是想等他先表態,然後再決定如何應對我的政令。
只見磨古斯又驚又怒,一拍桌子嚷道:“此舉萬萬不可!我們克烈八部一直以來都是逐水草而居,豈能如同農耕民族一樣,被釘在田地裡?”
有了磨古斯這隻“領頭羊”,果然其餘各部首領也紛紛出聲抗議,嚴正請求蕭易收回成命…
面對群情激憤,蕭易目光一凝,冷冷道:“各位這麼說,就是存心和我打擂臺,公然違抗大遼的皇帝陛下…莫非當真不想當我遼國的臣子了麼?”
首領們聞言一時語塞,他們當然不敢惹怒大遼,場上不滿的聲音頓時弱了下來。
唯有磨古斯怫然變色,“刷”地一聲站起來,盯著蕭易的眼裡似乎能噴出火來:
“此等亂命,未必是遼帝所下;依我看,是你這個奸佞矇蔽天子、欺君矯詔,拿來禍害我們各部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