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摩智循聲望去,只見蕭易在一堵斷壁之上迎風而立,正自笑吟吟地望著他。
一見是他,鳩摩智立刻心頭火起,哪還有半分出家人的涵養氣度,厲聲喝道:“你這契丹狗包藏禍心,巧取豪奪他人的江山…貧僧若早知你狼子野心,當初在禮佛宴會上就應該將你斃於掌下!
所幸天可憐見,今日又讓你撞到貧僧的手裡…這就殺了你,為高昌王報仇!”
蕭易聞言不急不惱,反而雙掌合十:“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大師口出狂言,豈不是犯了不妄語戒;此前又殺我天道將士,豈不是犯了殺戒?大師如此操行,恐怕是要下阿鼻地獄的…”
鳩摩智聞言,不覺老臉一紅。他素來自詡口才無礙,舌燦蓮花,辯經從不輸於他人…不想這幾次均被蕭易懟得語塞,心中難免有三分氣餒。
當下也不答話,鼓起畢身真氣,僧袍獵獵起舞,赫然出手攻向蕭易!
他是大雪山寺的密宗高手,不過雙十年華武功便強爺勝祖,在藏中無人可及…其招式優雅卻殺意凜然,蕭易全身大穴都被其掌風所籠罩!
蕭易臨危不懼,見招拆招,以小無相功催動天山折梅手,動作揮灑如意,須臾之間便將對方虛無縹緲的掌力盡數破解。
鳩摩智越戰越是心驚:這廝武功怎地這般高強?我全力以赴的掌功,讓他如此輕鬆地化解…難道道家武學當真如此玄妙,已臻出神入化的地步?
兩人戰了數百合,鳩摩智掌法裡種種紛繁的變招此刻也堪堪使完,開始重複之前的招數。
蕭易卻翻來覆去地只是那幾招擒拿法,偏偏其中暗藏的變化似乎無窮無盡,每一式都不盡相同…
鳩摩智漸漸力怯,與其拉開了距離,隨即以手為刀,朝著蕭易凌空虛砍過來。
蕭易只覺一股強大熱浪撲面而來,趕忙側身避開,烈焰真氣劃破長空,似飛刀般極速而過,斬落了他的袍袖。
見一招奏效,鳩摩智便舉起“火焰刀”,向蕭易全力揮砍過來,一時殺氣騰騰。
蕭易眼見敵人兇猛來攻,立刻使出小無相功催動天山六陽掌,與鳩摩智來了一招硬碰硬…
這一掌看似輕靈飄逸,實則舉重若輕,威力極大,轉瞬之間擊穿了“火焰刀”…結結實實地打在了鳩摩智的胸口上。
鳩摩智忍不住狂噴一口鮮血,跌倒在地,昏厥了過去。
蕭易解決掉這個強敵,抬眼四顧,發現自己麾下的天道軍已經控制住了高昌的四方城門,開始掃清城中殘敵…這場“激烈”的攻城戰,僅僅用了不到一天時間便宣告結束。
蕭易的“蕭”字大旗,旋即飄揚在了高昌王都的城頭!
——————
平定高昌後,東面的伊州城主自知大勢已去,不等蕭易發兵攻打便自行回京請降。
天道軍兵不血刃便拿下了這座東方堡壘…至於高昌國境內的其他小城,皆是傳檄而定。
短短十數日,西域全境平定;在城、在野的六十萬高昌子民,盡歸蕭易統治。
而整個高昌,也開始了權力的重新劃分、洗牌。
蕭易沿用遼國的二元制,將天山北麓的草原部落和天山南麓的綠洲城邦進行分開治理。
針對南麓,他廢除了回鶻落後的“城主制”,憑藉耶律洪基授予的“開府建衙”之權,其在高昌城設立中樞,推行唐朝舊制,分設中書、門下、尚書三省。
中書省掌詔敕、政令之立案起草,蘇星河為中書令;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