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太祖:我在天龍八部當皇帝!

第40章 首戰即決戰!

攻陷了彰八里後,蕭易就此取得了對天山北麓西部的中心控制權。

不過他並沒有命令天道軍繼續向東,進攻北麓最後的軍事重鎮—北庭,進而控制整個北麓…只是率大軍駐紮在了彰八里的城中。

一方面是彰八里周邊還有許多高昌王的據點、軍堡,如果不一一進行拔除,恐生肘腋之變;另一方面,新佔的領地下轄大大小小數十個部落,其中回鶻人、葛邏祿人居多,要靠軍隊進行安撫、收攏…蕭易也需要時間來鞏固防線,消化戰果。

高昌朝廷裡的重臣大多也是一方部落的首領。阿撒連羅已年過六旬,並非是不識兵的文官宰執,反而縱橫行伍三十餘載,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名宿,高昌國的頂樑柱石——高昌王派他出徵,也表明了對於此戰的志在必得。

阿撒連羅分別派出兩支五千人的回鶻精銳,輕裝簡從,千里馳援,把守跨越天山南北的兩條要徑——“車師古道”和“烏孫古道”。

原來彰八里和天山南麓的龜茲綠洲有一條山路可通,古國烏孫與龜茲聯姻曾走過此道,因而喚之“烏孫”古道;

而漢朝時西域的車師後國與前國溝通的道路,被稱為“車師古道”,自古便是東面連線絲路中道與北道的捷徑,西域的交通要道。

只要守住這兩條古道,天道軍就無法南下天山,一直困在北疆;阿撒連羅也就不怕蕭易從後方來襲,率領五萬大軍先將南疆的明教之亂以雷霆之勢鎮壓下去,之後再對付外敵。

得到戰報,蕭易見阿撒連羅如此,心中暗忖:此人臨危受命,出戰後卻不急不躁,排程部署頗有章法,果然深諳用兵之道,實是一大勁敵!

他旋即召來蕭萬里、段延慶、蘇星河以及參戰的各旗旗主,除了蕭別裡剌因帶了五千兵馬掃蕩地方殘餘據點而無法出席外,其餘麾下的豪帥均已到場。

蕭易即刻命段延慶領一萬兵馬,鎮守彰八里,穩定後方,保障糧草供應;命蕭萬里率五千騎兵佯攻北庭,以此來迷惑阿撒連羅;最後由他親率三萬馬步軍暗度陳倉,南下奇襲“烏孫古道”的關隘——金沙嶺,殺回鶻人一個措手不及!

——————

明教在龜茲、焉耆、伊州的三鎮人馬順利會師後,便在龜茲城外三十里的臥佛寺駐紮下來。這三萬義軍一面休整,等待後方給養,一面討論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本來起義前擬定由德高望重的覆海龍王親自掛帥,負責指揮這支義軍…可現如今龍王被囚,群龍無首;剩餘三個法王誰也不服誰,當即就在主帥大營裡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通風豹王指著地圖,據理力爭道:“你們難道不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不拿下蒲昌海南面的大屯城,咱們自崑崙而來的糧道就始終在敵人的威脅之下。一旦糧道被掐,還打個屁的仗,先不戰自潰了!”

“這正是我建議攻打龜茲的原因!”嘯林熊王厲聲打斷了他,“龜茲城內糧草堆積如山,咱們只要拿下這裡,便不必擔心糧道有失,同時也有了在天山南麓的立足之地…”

話未說完,移山虎王便忍不住冷笑一聲:“龜茲城糧草是多,可同樣也固若金湯,豈是輕易便能攻下的?

況且阿撒連羅的五萬回鶻兵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趕到這裡…咱們若是攻城失利,立刻就被圍點打援,給一勺燴了!

所以還是聽我的——先以逸待勞,擊潰阿撒連羅的主力軍。龜茲城的守軍見援軍被滅,自然士氣大減,咱們便更易拿下城池!”

沒有了主心骨,三人誰也說服說不了誰,爭得面紅耳赤…差點就要在軍營裡“切磋武藝”,誰拳頭硬就聽誰的。

爭執間,忽然帳外小兵稟告:“報!三位法王,大事不妙!寺外十里,發現阿撒連羅的大軍行蹤,似乎正朝咱們這邊趕來!”

“什麼!”

……

五萬回鶻騎兵延綿千里,戰旗蔽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