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軒,這棉花多久可以找到?”李二迫不及待的問道。
“回陛下,這棉花我大唐境內就有,尋找起來應該並不難,難的是,如何能夠快速的把這棉花去籽。”
聞言,房玄齡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老臣以為,柳縣令所說的棉花,應該是吐蕃傳來的白疊子,柳縣令所說的棉花的特徵和白疊子很相似,如果兩樣是一種的話,既不要浪費時間去尋找了。”
柳軒聽到房玄齡的話愣了愣,他還真不知道,棉花在大唐原來還叫這個名字,而群裡面的幾個人,尤其是秦檜等人都肯定的告訴柳軒,白疊子和棉花的名字一樣。
既然如此,那就好辦了!
柳軒說道:“陛下,如果白疊子就是棉花的話,那所需時間就會更短了!”
李二不由大喜,道:“好好好...只要能找到這個棉花,製成棉衣,不管要多少時間,朕都依你。”
說著,他又看向長孫無忌,“愛卿,禦寒之事柳軒已經解決,不知你可還有其他要問?”
長孫無忌看了看柳軒,道:“陛下,就算是柳縣令能夠找到棉花,這棉衣也需要驗證,不過今日在朝堂之上,暫且不論,現在老臣要問柳縣令,如何解決賑災速度,和訊息傳遞的辦法。”
柳軒卻是一笑,道:“長孫大人不必著急,這兩樣也比較好解決,先說賑災速度,一般情況下,都是河西,關內,河東等地有大面積的旱災,水患問題也是黃河,江南長江運河附近。”
“首先賑災速度,災情出現,都是由地方官發來訊息,不過訊息到了長安就要好幾天,再拿來上奏朝議,又要兩三天,之後撥款,餉銀的撥放還要好幾天,差不多一個多月過去了,朝廷才會派出人馬賑災!”
“倘若災情嚴重,估計一個月早已經惡化嚴重了,救災情況,下官以為應該設立獨有的衙門管理,一旦情況嚴重特事特辦。這樣不僅僅會減少時間拖延,還能夠大大加速,減緩災情的嚴重性,救護更多的大唐子民。”
長孫無忌皺了皺眉,又問道,“這個衙門交給誰管理呢?”
“戶部尚書!”柳軒直言說道,“不僅如此,災情的嚴重性也要和陛下直接溝通,畢竟有小災大災的情況,需要具體事情的分析!”
長孫無忌眉頭皺的更緊了,身為大唐重臣,他自然能夠明白,柳軒的這這些方法有多麼的重要。
但他可沒打算就這麼輕易,就放過柳軒。
“倘若餉銀貪墨該如何呢?”
聞言,柳軒嘴角上噙著的笑容更濃了幾分,長孫無忌著急了。
他現在有些浮躁來不及細想了,這麼簡單的問題,竟然能夠出自他這個老狐狸的口中,在柳軒看來非常的難得。
“呵呵,長孫大人不能因噎廢食啊,再說朝堂之上還有那麼多的御史大人,他們也不是吃乾飯的!”
聽到柳軒話語中帶刺,長孫無忌頓時反應了過來,臉色一陣漲紅,自己差不多活了大半輩子了,怎麼被面前一個如此年輕的小輩就輕易的給繞進去了,而且不僅如此,還讓自己失態了。
自己原本的冷靜呢?
李泰見到長孫無忌也不說話了,他連忙站出來斜睨著眼睛,盯著柳軒問道:“柳縣令,你的意思是,僅僅多設立一個衙門,就可以加快賑災效率了?”
柳軒看了一眼的李泰,心中很是無語,這個李泰在他眼中也是個腦殘,當然可能比他大哥李承乾強一點。
“剛剛長孫大人有些疑慮,所以微臣就講的詳細了一些,不過剛剛講的辦法僅僅是第一步。”
“哦?”
李二更加的好奇了,眼睛緊緊的盯著柳軒。
在場的文武百官,也都盯向了柳軒,想要看看他還有什麼辦法。
此時,不少人都不敢再小看柳軒了,更不敢再將柳軒與當初的那個書呆子看待了,如今的柳軒,就這麼站在那裡,卻好像是整個太極殿的中心,甚至是把原本屬於李二的光芒也給掩蓋住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