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排好這些商人的官爵之後,唐天開始向這些大族大規模徵調商隊,包括力夫、能寫會算的文士。
同時,唐天透過泉州的謝家,把嶺南、甚至更遠地區的甘蔗大量買入,透過海路一直運送到長安,運送到王府,然後製成了砂糖。
經過唐天的改進之後,採用高溫熬製、石灰石除雜的辦法,得到了大量的紅糖,又透過黃泥水淋的辦法,得到了大量的白砂糖。
雖然和工業時代的產量不能相比,但是相比之前,紅糖的產量翻倍增加,關鍵是新工藝下的紅糖少了雜質,味道極甜香,價值是之前的十倍。而柔軟的白砂糖更是前所未見的珍奇,不但甘甜無比,而且顏色純淨,這將會成為很多豪門貴族的新寵。
為了保護工藝,聖王府生產糖品的工匠,平時是不允許他們離開王府的。
同時,朝廷還下了規定,今後糖、胡椒,只能由商部經營,原料的採購、調運,成品的出售,都是透過商部官員來完成。
各地商人進獻給唐天的黃金,一共超過了三百萬兩,這是一筆極為龐大的財富,但是唐天以此僱傭了龐大的商隊,從南方週轉甘蔗,在京城生產完畢,又銷往各地。
很快,第一批紅糖出場,除了一小桶被送到了李治、一小桶被送到了李恪那裡,其他的都在長安和周邊地區售賣。
長安作為許多豪門世家居住的地方,這裡的有錢人多的嚇人,酥軟的紅糖一旦出現在市井,立刻引來了各大家族的瘋搶。
“一斤五百兩!”
負責售賣第一批紅糖的,是來自巴州的陳姓商人,這陳家從幾十年前的一窮二白,到現在的萬貫家產,靠的就是他敏銳的商業眼光和一張死人都能說活的巧嘴。他只是嚐了一口紅糖,就立刻意識到這東西的起步價是多少。
在喊過了一斤一百兩銀子的價錢後,周圍圍上來的豪門貴族反應不大,依然是一臉瘋狂,根本沒有一丁點的驚訝。
“我來一百斤!”說話的是太原王氏的子弟,家資豐厚,一張嘴就是一百斤,就是一萬兩銀子的支出。
“我來五十斤!”這是杜如晦府上的管家,杜家作為隴西貴族,財力也極為驚人。
首次出產的三千斤紅糖,只是一會子的功夫,居然就售賣一空,獲利三十萬兩銀子後,剩下的幾十家人帶著一臉的遺憾離開。
“甘蔗收購價只是五千兩銀子,水路轉運運費需要三千兩官銀,王府裡面製作糖品的工人,一共需要支付他們一千兩銀子,算下來成本極低,不到一萬兩銀子的花費,卻創造了三十倍的價值!”唐天得到的數字,是由府上長史提供的,乍一聽這個訊息,連唐天都被驚到了。
“聖王殿下,如此說來,我們幾天之內就賺了三十萬兩銀子,以後連稅收什麼的都可以免了!”長史興奮無比,彷彿看到了一條康莊大道。
“怎麼可能?”唐天失笑,“我們是可以一直生產下去,但是南方的甘蔗數量是有限的,即使是從更南的一些國家收購,數量也很有錢,所以我們的盈利,每年都是有數的。”
“這樣啊!”長史有些失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