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大亨

第65章 糧食和武裝

不僅僅是李蘅,李玉蓮、楊兮若、東方珏、杜二孃等人也都不可能只盯著軍隊這邊,她們還有各種公司的事要管。其實這種軍政不分家的情況是不對的,可惜李家發展太快,各方面人才急缺,尤其是可以信任又有能力的人才。所以這都是無奈之舉,這種情況可以預見,很長時間都不可能得到解決,只能等那些被培養的少年長大以後才有可能得到改觀。

二十一世紀什麼最寶貴?人才!

那麼七世紀呢?當然還是人才!而且越是古代,人才就越是寶貴。因為古代有文化的人比現在更少啊。現代大街上花盆砸下來,就可能砸死一個大學本科生。古代呢!你砸一陣花盆雨都不一定能砸死個書生,更不要說秀才,舉人了。不止是讀書人,各種有能力的匠人,工人,甚至懂如何科學種地的農民都少。

所以,李蘅根本就指望不上,如同現代這樣透過招聘的渠道獲得大量的人才,只能自己培養,沒有半分捷徑。

開了幾天會,李蘅還要到田地視察,水稻生長情況。古代以農業為本,吃不飽肚子的人大有人在。而糧食問題,不能馬虎,李蘅很重視。因為在古代一旦發生戰亂,或者大面積的而自然災害,那時候糧食是最值錢,甚至有錢都買不到的。

電影《1942》演得不就是這種情況,河南大旱,顆粒無收,連大地主家都沒有多少餘量。最後一路逃荒,連地主都賣兒賣女,看著自己閨女去當婊子。因為到了那種時候,沒人在乎你有多少錢?錢就是個屁!只有糧食才是最重要的。它能讓一個本來準備貞潔守寡的寡婦,為了半塊餅乾,就忘了死去的丈夫,讓人隨便操,最後坐上了去妓院的卡車。

李蘅可不想這樣的事發生。而在古代,對天災人禍的抵禦能力最差,他不得不防。所以對於這第一批糧食他是最重視,這是他的第一批糧食儲備。至於空間中的糧食,因為太好了,非到萬不得已,他輕易不敢拿出來。

現在,李家一千六百多畝地裡種的水稻都是李蘅從空間裡帶出的稻種。他重視的另一原因是,這些水稻種子太驚人,最低畝產800公斤。而因為是李家的第一批糧食儲備,所以為了保證存活率,李蘅的這些種子還經過超級營養液浸泡過。存活率高的同時,這些種子最終的產量將達到稻種基因的上限,也就會基本上都達到畝產1200公斤。

而在唐朝,良田的平均畝產才150-200斤左右。在這個糧食畝產超過300斤就可以稱為祥瑞,畝產400斤就是神蹟的年代。畝產2400斤,那就是神話,太惹眼!在李家小身子板還沒硬的時候,李蘅也是冒險而為,也僅此一次。還好系統空間,物品從空間取出的時候,可以進行絕育退化處理。

這樣處理可以讓空間出產的農作物,帶到現實的時候,本身或者下一代進行基因退化,或者絕育。絕育就是種植出來的糧食不能當種子。退化就是讓種子的基因倒退,減產等等。每一代的種子可退化減產一倍。

這第一批種植的水稻,李蘅就進行了下一代退化處理。種出的糧食能做種子,但下一代的產量將減半。

而除了這一批種子,以後的李家種植的水稻的種子,如需從空間在拿出的話,也會進行退化處理。

這樣拿出的種子再種出的水稻,畝產也只有800-1000斤,第二代種子的產量會降低到400斤,第三代就退化原始和這個世界的種子一樣了。

這樣雖然神蹟,但好歹還能在人們的接受範圍之內。超脫常識許多,那是神,超脫神太多就是妖。李蘅只想做神,不想做妖,妖沒有好下場。

在李蘅的設想中,以後李家的糧食公司,實際更多的是種子公司。以後他們李家種植出來的糧食,做種子都能有400斤的產量,已經超出這個世界良田平均產量的兩倍多。李家完全可以把糧食當優質的種子賣,壟斷大唐的種子產業。而在這一點上,純商業行為上,李家沒有對手。

控制了種子,就是控制了大唐的糧食。因為得到他種子的農民,下一代種子會退化成畝產200斤的原始種。想要繼續種植產量高的水稻,就要年復一年的購買稻種。

甚至在這個農業社會中,最後大唐王朝為了獲得大量的糧食,還不得不和他合作,幫助他控制壟斷糧食產業。到那時就是唐王李世民,也會對他客客氣氣。

此外,李蘅也不想改變歷史程序。這對他也沒有好處!而且糧食產量高了,就能沒人捱餓嗎?不可能!在古代封建社會,糧食產量高了,照樣會有人捱餓,甚至還有可能讓更多的人餓死。因為糧食產量上來了,古代又沒有計劃生育,有了糧食,就必然會大量繁殖人口。當人口飽和以後,人均口糧就會下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