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飽和的另一個弊端,就事就業率大大降低,在古代底下的生產力下。當耕地分完,大量的農民沒有足夠土地,城市又沒有足夠的生存崗位給他們的時候。那就是更多的人餓死。何況還有地主剝削等等社會問題存在。而如果這麼多的人不想餓死,又無所事事,最後只能是鋌而走險造反。大唐盛世可能會因為太過發達的農業而曇花一現,死球了。很可能大唐王朝都提前滅亡。
社會的進步,是體制,生產力等等全方面的進步。任何一方面過於超前的進步,和其他方面不匹配,都只能是災難,而不會是幸福。
這就如同,讓一輛超跑在鄉間土路上跑,最終只能是車毀人亡。
古代的社會制度,工業能力,商業能力,各個方面都不足以支撐畝產800斤以上的農業生產力。
李蘅穿越到古代,只想和家人幸福的生活。幸福生活的基礎就是沒有戰亂,社會安穩沒有動盪。他沒有什麼大志向,不想要稱王稱霸,在亂世當個霸主梟雄;也沒有想封侯拜相,天天給人下跪;更不想做聖人,以改變天下,改變歷史為己任。他只想過的逍遙自在的生活。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天下興亡管他鳥事!這不是他自己的時空,大唐也不是他的祖國,封建君主更不是他效忠的物件。
之所以建立武裝,想要控制天下糧食產業,只不過是獲取和古代當權者平起平坐,擁有對等談判的能力而已。
因為想要過的好,就要有錢有地位,有錢有地位就不會默默無聞,不默默無聞各種是非就會找上門,遲早是要和這個世界的頂級權貴相碰撞。所以武裝是必要的,壟斷一個國家命脈型的支柱產業也是必要的。
李家的水稻漲勢喜人,不愧是用超級營養液浸泡過的,儘管是最稀釋的1:10000的營養液,那也是神液。
一千六百多畝地,最後的產量將相當於大唐兩萬到兩萬五千畝良田的糧食產量。而成本是每畝地一斤半種植。因為超級營養液浸泡的種子成活率是100%,所以也不需要每一個坑好幾粒種子。種子用量都節省減半了。一斤半種子,2400斤產量,1600倍的產出比。即便是再取出掉人工成本,也是1500倍以上效益,真是一本萬利啊!
不過李蘅也沒打算賣這批糧食,其中一半,李蘅會作為糧食儲備,放在空間中。還有40%,會放在外界李家的糧倉做儲備,這樣需要用到大量糧食,也沒人懷疑。
最後剩下的十分之一,則作為種子使用,再下一季種植。李蘅現在在李家莊子周邊的村落也在大肆購買土地,他希望下一季水稻種植前,李家能將耕地的面積擴大幾十倍以上。達到十萬畝以上的田地。
不過現在這個計劃,暫時並不算順利,需要購置的土地太多。而每個村子的空閒耕地也就1000-2000畝。這就需要在三五十個村子購買耕地。而古代一個村子之間的距離太遠,都隔著好幾裡,甚至十里地。購置的土地又太分散,不利於管理,和大規模農場化種植,生產效率就會低下。
李蘅正在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暫時沒有什麼好的思路。
正在李蘅忙得不可開交,幾乎忘了盜取李家平菇種植方法的張恆父子的時候。當然這兩父子也不值得李蘅太過關注,不過是個小小的縣丞,等時機一到,就一把捏死而已。
張恆也忙得熱火朝天,和沈公子合夥,一口想吃個胖子,一下子建立了兩千間菇房。甚至因為菇房用地的事,和村民發生衝突,打傷了村民,惹得村民們想要衙門上告。最後是沈公子壓下了這事。平菇這種賺錢的買賣,沉公子也不想在見到效益前,惹得太多人關注,讓更多人來分食。所以強令張恆,沒每戶被打的農戶賠銀三十兩,息事寧人。然後再需要的土地,就高價購買,反正是按照沈公子的吩咐少惹關注。
用沈公子的想法,反正這平菇生意大大的掙錢,何必為了三瓜倆棗的惹事端。最重要的是,先低調的搞出來,佔領市場,形成既有事實,以後其他權貴也就不好伸手了。即使伸手,也要和他們沈家交換利益,不吃虧。到那時,就可以想辦法把張恆父子踢掉了。
而不知道的張恆還每天興奮的給沈公子忙前忙後,上竄下跳的。然後晚上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喝酒吃肉玩女人,輪流的搞趙春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