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盤子最大,看形狀,眾人也都猜出是什麼。但是解開紅綢,周圍人還是豔羨的出聲。
兩匹上等的絲綢,兩匹上好的錦緞,兩匹綾羅,價值不菲。
趙德蘭的回門禮真是震驚了街坊鄰居。
範氏也是高興的語無倫次,她到不是看中禮物。但是透過這些禮物,她知道女兒現在過得很好,很富足,心裡就高興。而且這排場,也是給她和孃家人貼了臉面,人也感覺暢快。
將這些禮物,讓大哥趙恆成替老夫人手下。
趙德蘭道:“去,把我帶給大哥嫂嫂的禮物,拿來。”
“啥,還有!”周圍人一陣驚呼。這剛才就好幾千兩的禮品了,竟然還沒完。趙德蘭,竟然將孃親,和幾個哥哥分開來,都給回門禮。這可是大講究,大排場啊!
丫鬟進入馬車,少傾,又端出四個盤子,托盤略小。這也正常,範氏是長輩,是趙德蘭的親孃,這地位最高,禮物自然最重。
第一個盤子裡是五百兩紋銀。這在農村已經是幾十戶人家才能湊起來的鉅款,現在反而看得圍觀的人麻木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大哥,聽說侄子們還沒上學,那可不行。讀書是好事,才能讓人出息。我這作姑姑的沒什麼本事,就資助些銀兩,大哥切勿讓他們好好讀書,以後出人頭地。”
趙恆成笑著點頭:“一定,一定!”
第二個盤子,是一金,兩銀三套首飾。
趙德蘭笑道:“嫂嫂,我此次回來,也沒給你帶多少東西。就幾件金首飾,一些銀首飾,給嫂子平常穿戴。還有一套銀簪、銀鐲子,給大侄女用。大侄女已經年紀不小了,該談婚論嫁了吧!這穿戴還不能馬虎。”
然後拿起盤子裡的一對珍珠耳墜道:“這副墜子,正好給大侄女戴上,一定漂亮。”
趙恆成妻子張氏連忙答謝,然後喚道:“芬兒,還不快謝謝姑姑。”
“謝謝姑姑!”趙迎芬聞言拜謝。
趙德蘭歡喜的拉起來:“幾年沒見,芬兒出落成漂亮的大姑娘了。真好!”拉著趙迎芬的手,似乎越看越喜歡,另一手順勢從自己手腕一擼,一隻金鐲就從趙氏手上,套到了趙迎芬的手腕上:“不錯,這隻鐲子和芬兒很配。”
張氏高興的喊道:“芬兒,還不謝謝姑姑!”
“姑姑!”趙迎芬嬌羞的福了一禮。
丫鬟端上第三個盤子,掀開上面是兩套上好的文房四寶。
“大哥,這是我給兩個侄子準備的文房用品,筆是紫檀兔毛,墨是易縣松煙,硯是端州端硯,紙是宣州宣紙。都是很好的文房用品,正好給他們上學用。希望他們能勤奮刻苦,用功讀書。”
這一盤禮物,倒是沒有人吃驚,因為都是農村大老粗,當時一個村子都沒幾個識字的,誰也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價值,自然也就不驚訝。
其實連趙德蘭都不知道這些東西,但是這兩套文房花了600兩銀子還是知道的。趙德蘭,想要給幾個侄子弄幾套好文房。她雖然不懂,但是她有個懂的“兒媳”東方珏。
雖然東方珏沒說過自己的身世。但是平常的舉止,氣度,讓人也能看出,是個有好教養的。趙氏只說了自己的想法,東方珏就置辦了這些東西。順帶的也給李蘅以前的文房換了頂好的一套傢伙事。
等一會,趙恆成一家知道了這套文房的價值,估計很長時間都不敢讓兒子用,太貴了!
最後的那一盤,兩匹絲,兩匹緞,是價值最低的。反而比文房四寶,更讓人豔羨。
趙恆成一家收下禮物,趙德蘭吩咐道:“把我給二哥和二嫂的禮物拿來。”
四個丫鬟又上了馬車,端出四個托盤。
此時,人們已經略微麻木了。給二哥趙恆功一家的禮物,禮物大同小異,和趙恆成差不多。只是銀兩少了一百兩,這是規矩,趙恆成是嫡長子,自然要顯出他的地位,要給比下面弟弟們略多一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