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大亨

第4章 古今產量對比

不過,古代又沒有手錶精準的計時器。是不是,時間流速有差異,一時沒法測定。

好在,有幫助說明,李蘅調閱之後,確定了自己的想法。確實是存在時間差,現實和空間的時間流速是1:20。也就是現實世界一天,空間世界20天。而且這個時間流速,還不會影響他這個管理者的壽命。在現實世界他的壽命不會變化,不會因為在空間世界度過的時間多,而快速變老!

真是,有一個強大的功能啊!

這樣的話,有一天他解鎖了進化Ⅳ型的作物,那麼空間世界一畝地一年的產量,最高就能相當於現實中2600畝地一年的產量。真狠!太讓人驚喜了。

就算是現在,他空間中如果種植糧食的話,也能做的一畝相當於一百畝以上的效果。可以說他以後就不缺糧食,唯一麻煩的是,這麼大量的糧食,以後怎麼合理合情的拿到現實世界,還不讓人懷疑。

李蘅起身,繼續下地。體質改善之後,幹活就不虛了,而且李蘅的莊稼把式乾的有模有樣。讓李玉蓮和那些佃戶,看得嘖嘖稱奇。尤其那些佃戶,剛才還在心裡嘲笑李蘅,現在收起了鄙夷的心,感覺這個少爺,還能幹農活?不簡單!

幹到中午,一群人坐著吃飯的時候,李蘅問姐姐李玉蓮:“姐,水稻種子準備好了嗎?”

李玉蓮道:“都準備好了,你問這些幹嘛?”

李蘅道:“這些種子種下去,一畝地能產多少糧食?”

李玉蓮道:“咱們家的稻種很好,又都是良田,一畝地差不多能產200斤糧,好一些的能產糧接近250斤。”

(本文為了方便計算,將唐朝和現代的“斤”統一成相同的重量,產量都是這算成現代的“斤”計算的結果。)

“多少?”李蘅驚道,這和他想的出入好大啊,和史料記載也差了很多啊。準確說是低太多了,不由的不敢相信的問道:“姐,你沒糊弄我吧?怎麼我聽說水稻畝產有超過300斤的。”

李玉蓮道:“你聽誰說的。前年馮家莊,有戶農家,一畝產了293斤糧,都被府裡立為祥瑞之地,計入了縣誌,府志,還免了賦稅。你說的是那種產量吧!那是很少見的。”

臥槽,固然史書有時候不能盡信,原來《縣誌》記錄的產量都是那種“高產”的代表啊。

李蘅虛心的問道:“姐,水稻畝產的話良田,中田,劣田都能達到多少?”

李玉蓮道:“良田的話在180-240斤左右,多數在200斤上下;中田的話在120-180斤,多數在150斤上下;劣田的話在60-120斤,多數在80斤左右。”

李蘅問道:“那良田,中田,劣田的比例是多少?”

“什麼是比例!”

李蘅道:“就是有一畝良田,對應著有幾畝中田,劣田。”

李玉蓮道:“差不多有一畝良田,就有一畝中田,一畝劣田吧。”

也就是說,比例是1:1:1,這樣算的話,自己所在這個時空的大唐朝,平均畝產140-150斤糧食。乖乖,空間中的糧種,比想象的給力兩倍。

李蘅大喜,說道:“姐,糧種我來弄吧!我有一個朋友,能弄到非常好的高產糧種。種出的水稻畝產可以到達1600斤以上。”

噗!李玉蓮直接噴飯了!驚詫的:“啥,小弟,你說啥?畝產1600斤,怎麼可能,你是看書看傻了?你這什麼朋友可靠嗎?別不是個騙子吧!”

李蘅道:“放心,姐!我這朋友可靠的很,不會騙我的!我還欠著他五百兩銀子呢!他要是敢騙我,銀子就別想要了!”

李玉蓮聽到有五百兩銀子質押,心裡放心了些,但還是不行的道:“怎麼可能有這種稻種,畝產1600斤,那不是神稻了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相對於古代水稻,確實是神稻。他讓五千年從沒吃飽過的貧苦百姓,都能吃飽飯了,說神稻一點不為過。

李蘅點點頭道:“要是好好捯飭的話,畝產2400斤也是有可能的!”

李玉蓮聽的手直顫抖,顯然是不敢相信。李蘅勸說道:“姐,別不信。試一試不就知道了。左右不過一季的收成,三四個月見分曉。即便不是,也虧不了多少!如果真是,你想想,咱家的地,以後每年的收成就翻了8倍以上,180畝良田就相當於1440畝以上的良田出產。咱家就富裕了!”

李玉蓮咬咬牙道:“好,小弟,這回聽你一次!”

李蘅笑了:“姐,你就聽我的吧!準沒跑,以後咱家就等著過好日子吧!”

李玉蓮看著李蘅,總覺的今日的小弟和往常不一樣了,怎麼說呢?是長大了,懂事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