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感嘆的說道。
他一直到現在都沒想明白,就一個十三歲的孩子,怎麼會那麼有心眼呢,居然把大家夥兒都耍了一番。
“什麼意思?”
一大媽有點不明白他的意思。
“剛才陳老三根本就沒想著要砍人,他只是做做樣子而已,我們都被他騙了。”
易中海簡單的說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那就更不行了,這陳老三如此奸猾,以後肯定靠不住。”
一大媽聽完,更加堅決的反對了。
易中海雖然不太贊同她的堅決否定,但他此時也並沒有繼續反駁一大媽,而是就此沉默了下來。
因為他也在權衡,是否要繼續把陳家三姐弟納入養老人員考察之中。
兩口子從結婚到現在,因為一大媽身體的原因,一直都沒有自己的孩子。
之前年輕的時候,又處於戰爭年代,每天都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二人也沒有考慮過老了以後的事情。
說句不好聽的,他們當年都沒想過,能活到現在這個和平時期。
而建國後,他們的生活逐漸的穩定了下來,也開始考慮起了老了以後,養老送終,摔盆打嶓和上山等事宜。
兩口子在戰爭年代,見慣了那些無人認領的屍體被曝屍荒野,或者被隨意挖坑埋了的場景,他們也擔心死了以後會被如此對待。
又加之有落葉歸根,入土為安的老思想作祟,所以他們十分重視養老送終這個事情。
因此,易中海從建國初期,就開始在暗地裡尋摸合適的養老送終人選。
雖然那個時候他才不到四十歲,但誰讓那個年代的人,平均年齡也只有四十來歲呢。
最初的時候,他們也想過去領養一個孩子。
要知道國家才經歷過一場持續幾十年的戰爭,還是有很多孤兒的。
可後來他們去挑選了幾次,看了諸多孩子,都不甚滿意。
又恰逢當時賈東旭的父親剛去世,賈張氏三番兩次的主動來巴結,祈求他。
他便順水推舟的收下了賈東旭為徒,把養老的主意打在了賈東旭的頭上。
而偏偏就在那不久後,傻柱的父親何大清也因為某些事情突然離開,留下了兄妹倆孤苦伶仃的生活。
這就讓易中海更加不願意去領養孩子了。
畢竟這不是有倆看著長大的人選嘛。
開始的時候,易中海的培養重心還是放在了賈東旭的身上。
畢竟他也不確定何大清以後還會不會回來。
可逐漸的,他便發現,賈東旭這人雖然對他很是尊敬,很是聽話。
但是賈東旭卻更聽賈張氏的話,尤其是在他結婚生子後,就更加的顧賈家人了。
這便讓易中海有些不滿意了,轉而想再次‘投資’傻柱。
不過彼時的傻柱因為被他半放任了兩年,為了生存,生活,就逐漸形成了性格衝動,脾氣急躁,愛動手打人的種種毛病。
他也不太滿意,事情就這麼僵著到了現在。
而前一段時間,陳家分家的大會上,易中海靈光乍現,順水推舟的促成了陳家分家,就是想把陳家三姐弟納入考察培養的範圍。
可今天發生的事情,卻讓他又遲疑了。
因為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駕馭住陳近文,所以此時他很是猶豫。
不知道該作何抉擇。
他一直思索到了睡覺的時候,最終還是決定暫時不做選擇,先繼續看看情況,以後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