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寶殿。
朱厚照登臨朝殿。
此次前去塘沽口的這段時間,內閣群臣可謂是忙成一團。
雖然天子已授權,朝中大事皆由內閣來處理。
可在一部分的事情上,他們卻是不敢逾越。
待朱厚照穩定身形後,目光掃視向大殿,朗聲說道:“在朕離開皇宮的這段時間,朝中可曾發生什麼大事啊?”
內閣首輔劉健從朝班中走出,拱手說道:“回稟陛下,臣有一事啟奏。”
朱厚照定睛落在劉健的身上,微微頷首道:“准奏!”
“據俞總督來報,他們已順利進入暹羅海域,不日將會對暹羅用兵。”
“另周邊各國紛紛上書,願協助我大明帝國出兵牽制奧斯曼帝國其他附屬國兵力。”
朱厚照微微頷首道:“如此看來,這些附屬國倒也識時務!”
“皇上,現今大明朝科舉已風風火火的展開。”
“科舉已經完成了鄉試,考中的舉子們紛紛入京趕考,請陛下為當今學子出題。”
說至這般,禮部尚書劉大夏拿出瞭解元名冊遞交上去。
朱厚照目光看向名冊。
大明共有兩京十三省,每個省的第一名都會遞交到朝廷中。
共計十五人,而這十五各鄉試第一名便被稱之為解元。
至於會試中的第一名被稱為會元,由主考官欽點。
殿試則會在皇宮紫禁城的保和殿由皇帝親自主持,考試學子皆是貢士。
考中者,為進士。
而在這殿試中考取第一名者,則為狀元!
若有幸連中三元,鄉試、會試、殿試皆為第一名,必然為天子重視。
朱厚照目光看向這一次名冊時,幾個頗為熟悉的名字出現在摺子上。
夏言,江西解元。
歷史上有名的內閣首輔,後世中與嚴嵩多次較量,以致嚴嵩頗為畏懼夏言。
直至一次嚴嵩誣陷夏言入獄後,他這才坐上了內閣首輔的寶座。
文徽明,江南解元。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只不過江南四大才子一生都止步於舉子……
在這四大才子中,當屬唐寅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最為精通。
但在幾年前的科舉考試中,唐寅因太過放浪形骸,終日留宿於青樓內。
其所作所為,若有朝一日為官,必然有失朝廷臉面。
故而,在唐寅考試之時,直接被主考官趕出考場,等同於夾帶私卷,終生禁考!
朱厚照目光一一看著上面的名字,心中滿懷期待。
不知這一次科舉,將會為大明帝國帶來多少治世能臣!
雖然這名冊上只有十五人,但並代表著其他舉子沒有什麼才華。
反而,在這京考中,很有可能會殺出幾匹黑馬!
“請皇上出題。”
朱厚照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開口說道:“你且上前。”
劉大夏拱手說道:“微臣冒犯了。”
劉大夏來到天子面前,伸出手掌請天子示意。
朱厚照在其手心內寫出了兩個字後,開口說道:“便以此為題吧!”
“是,皇上。”
劉大夏領了旨意後,躬身退回到朝班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