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后別鬧

第54章 好大的膽子!你們以為朕,不敢對爾等斬盡殺絕嗎?!

中軍帳內。

寧王、鐵膽神侯分位而坐,一言一語不鹹不淡的交談著。

寧王目光直視著鐵膽神侯,沉聲說道:“神侯,其實你我都是一類人,何不趁此機會取而代之。”

“你我聯手,這天下憑何不定?到時本王願與你共分天下!”

在寧王看來,自己開出的條件鐵膽神侯沒有任何理由拒絕。

“呵——”

鐵膽神侯輕聲一笑,看不出心中的情緒波動。

鐵膽神侯平靜的目光向寧王看去,緩緩起身道:“該說的,本侯也都說清楚了!”

“是時候上路了!”

寧王臉色驟變,陰沉說道:“為什麼!”

“其實,你說錯了!我們並非一類人。”

“皇帝雖然年幼,卻是大明朝百年難得一見的皇帝!”

“若你真的以為皇帝僅僅不過是一名少年,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說至這般,鐵膽神侯甩出三尺白綾落在寧王跟前。

“念在你我同屬宗親,你自縊吧!”

此話一出,寧王心中怎能不知鐵膽神侯已抱有必殺他的打算。

之所以遲遲未曾動手,正是念在多年共事的份上,留給他最後一點屬於藩王的尊嚴!

寧王朱宸濠緩緩將三尺白綾拿起,仰頭大笑道:“哈哈~沒想到我寧王戎馬一生、征戰沙場無數!”

“最後會是這樣慘敗的結果收場!”

“可悲、可嘆!”

“哈哈~”

……

時過三刻左右,朱無視面色平靜的從營帳中走出。

黑夜高空下的遠處,火光連天,如同巨雷般的轟鳴聲時不時地炸起。

子時之際,率兵攻營!

王守仁沒有懷疑半分,一切正如鐵膽神侯所言。

連天炮火的轟擊下,叛軍無力抵擋大明天威炮的猛烈進攻。

“殺!”

喝令聲下,將士們勢如破竹、悍不畏死的向敵軍衝殺而去。

整整十萬大軍,雙方兵力上沒有任何懸殊,卻在王守仁的進攻中,被衝擊成一盤散沙。

“皇恩浩蕩,陛下念在爾等被迷惑,不願多做殺戮!”

“爾等若是放下兵器,可饒爾等一命!”

王守仁高聲呼喊著。

這些都是大明帝國的精銳之師,若將其全部處決的話,對大明帝國也將有著很大的影響。

與其這般,倒不如施以仁德厚待,將傷亡降低到最小。

面對這勢如破竹的攻勢,原本正在抵抗中的叛軍們也漸漸放棄了手中的武器。

……

數日後,百里加急文書火速傳往京城。

金鑾寶殿上,朱厚照正與朝中文武商議朝廷大事。

“報——”

疾呼聲響起在大殿外,原本正奏請奏摺的臣子們也漸漸停了下來。

朱厚照疑惑的向大殿外望去,朗聲說道:“發生何事?”

“啟奏陛下,王將軍來信,寧王大敗,自縊營中,八萬兵士現已歸降。”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皆流露出激動的喜色。

寧王可謂是諸多藩王中權力最大的一個。

現如今,寧王已定,何愁天下藩王不歸附?

“臣等恭賀陛下平定叛亂。”

朱厚照微微頷首,帝王之威無形散發出來。

“此次寧王平定,天下歸心!”

“將寧王此次罪行昭告於天下。”

“臣等遵旨。”

天子之意,在場大臣們心知肚明。

皇帝有意削藩,大改天下土地。

無疑,藩王們將成為這次改革的最大阻力。

朱厚照身為當今天子,政令已下,若藩王拒不履行,日後還何以服眾?

現今,天子將寧王的罪行昭告於天下,為的就是震懾天下藩王!

……

潞王府。

寬敞的中廳內。

兩排坐席上皆已坐滿了人。

主位上,潞王眉頭深鎖,沉聲說道:“相信諸位王爺都已知曉寧王一事了吧!”

在場眾人皆沉默不語,可他們的面色卻是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潞王負手而立踱步於中廳內,輕喃說道:“皇帝雖年幼,卻斬了朝中權勢最大的劉瑾、平定天下士族、改革商業……”

“現如今,就連手掌兵馬大權的寧王也自縊于軍營內!”

“什麼?自縊?”

眾藩王皆一臉驚色的看向潞王。

他們雖然得知寧王兵敗身死,卻並不知道其中的內情,更加不清楚寧王是自縊而死!

潞王目光掃視著藩王們,頷首說道:“不錯!”

“據本王得知,此次除卻王守仁帶領的十萬兵馬外,還有鐵膽神侯的護龍山莊!”

“鐵膽神侯?!!”

眾人心中再次掀起軒然大波,難以置信。

在外人看來,鐵膽神侯痴迷於武學,對權利並不感冒。

可對他有些瞭解的人卻深深知曉,鐵膽神侯城府極深。

不但強,而且善於隱忍。

雖然他沒有寧王這般強大的兵力,可他手中的四大高手及天下第一莊卻是個個絕頂人才。

這樣一股恐怖的力量,他們可不相信鐵膽神侯沒有什麼想法。

可現如今,他們卻得知鐵膽神侯幫助皇帝平定了寧王叛亂!

這樣的訊息,讓他們如何不驚,如何不怕?

“難道說鐵膽神侯已經歸附了天子?”

“若真是如此,我們該如何是好啊!”

其中一名藩王說出這句話後,在場眾人瞬間沉默下來。

鐵膽神侯是否已經歸附天子,他們不清楚。

但有一點可以值得肯定的是,一旦鐵膽神侯對他們出手,其結果可想而知!

論兵權,他們手中最多不過僅有兩千親衛。

論高手,他們可不認為能比寧王手中的大將還多!

這等情況下,寧王都已兵敗身死,若鐵膽神侯親自前來,他們哪有什麼抵抗的能力。

“潞王,吾等該如何是好啊?”

“是啊!潞王!”

一眾藩王目光直勾勾的看向潞王等待著他的回答。

潞王眉頭深鎖,沉聲說道:“皇帝已派西廠雨化田傳來密旨,吾等只有遵旨前往京城面見天子。”

當潞王說出此話後,其他藩王不禁遲疑道:“可要是萬一天子像是對寧王那般對付我們,那……”

不等一眾藩王把話說完,潞王目光直視向他們,面色凝重的說道:“諸位王爺,難道你們覺得我們還有其他路可以選嗎?”

……

時隔數日,藩王們商議妥當後,相繼向京城中趕去。

這一次,他們沒有再堅持心中的想法。

一切都按照天子規定的旨意去做。

不同於其他皇帝,這少年天子可從不會考慮這樣去做的後果如何!

事實也證明朱厚照這樣的做法是對的,至少從目前看來,皇叔級別的藩王已經怕了!

天子雖少年,卻也不是任何人可以揉捏的物件。

養心殿。

朱厚照正批奏著國事,曹正淳躬身上前道:“皇上,西廠那邊傳來訊息,各路藩王現已在前往京城的路上。”

“呵~”

朱厚照冷笑一聲,對此結果並未感到任何意外。

“朕已知曉,你下去安排驛站等事宜吧!”

“是,皇上。”

在曹正淳剛退出大殿後不久,一陣陣嘈雜的聲音卻是突然響起。

現如今已至亥時。

這時候會是何人前來?

朱厚照心思之際,小太監拱手上前說道:“皇上,內閣首輔與次輔吵起來了。”

“嗯?!”

“到底是怎麼回事,宣他們進來!”

爭吵聲隨著二人步入大殿越來越清晰。

朱厚照從二人的爭吵聲中,大致聽出了好像是土地改革和商業改革的事宜。

直至兩人出現在朱厚照的面前,這才漸漸襲聲。

不過,從他們通紅的面色上來看,依舊可以感覺到他們當時爭吵的激烈程度。

朱厚照故作不悅,威嚴說道:“你們好歹也是朝中重臣,這樣吵吵鬧鬧成何體統!”

“臣等知罪,請皇上息怒。”

朱厚照目光落在他們二人身上,肅聲說道:“到底發生什麼事,讓你們這兩位朝中重臣如此爭吵!”

李東陽看了一眼劉健,率先開口說道:“啟稟陛下,臣等負責商業改革、土地改革等事宜。”

“只是近些時日來,發生了一些狀況產生了分歧,這才……”

“嗯?”

“是何狀況!”

“回稟陛下,自陛下實行商業改革以來,大明朝的經濟全速發展,不少商人們已漸漸開始步上海商的道路。”

“尤為東南各地商業最為發達、賦稅也非常高。”

朱厚照聞言,面露喜色道:“這是好事啊!兩位愛卿為何還要如此爭吵啊?”

劉健在此補充道:“陛下有所不知啊!商業的發展,以至於大量良田因此擱置、荒廢。”

“如此下去的話,臣擔心如此下去的話閩地的良田恐怕會成為無人耕種的局面!”

“這…不太可能吧!”

朱厚照有些不太相信的說道。

閩南等地,良田本就稀缺,百姓又怎會願意捨棄田地。

更何況,在近些時月內的賦稅上,朱厚照可是看得一清二楚,閩南等地的糧食賦稅一點都沒有少。

當朱厚照將心中所想悉數說出後,劉健搖了搖頭說道:“皇上,這些都是當地的商人們從海外買來的糧食。”

“若是這等情況繼續擴大下去,影響到其他地區,微臣擔心將會動搖大明朝的根基啊!”

“屆時,偌大的明朝將會採用在外購買糧食維持生計。”

“如此一來,大明朝必然將會處處受制於人!”

“微臣懇請陛下早做決斷,以免發生不可估量的損失啊!”

現如今,李東陽已經看到商業改革為大明帶來的巨大好處。

在此情況下,自然與劉健爭執不斷。

朱厚照聞言,心中已經大致明白了其中緣由。

朱厚照緩緩站起身來,微笑著說道:“沒想到這閩南等地的百姓們竟然有如此大的冒險精神啊!”

在古人們的眼中,大海最為神秘,同樣也是人力最為無法抗衡的地方。

不過,朱厚照卻是沒有太過擔憂。

甚至,他看到百姓們能有此精神時,心中倒覺得十分高興。

淡淡的笑容浮現在面頰上,朱厚照平靜說道:“兩位閣老不必如此擔憂。”

“土地荒廢一事,不會發生!”

劉健、李東陽疑惑的看向朱厚照,心中暗想道:“莫不是天子已有解決良策?”

“微臣斗膽,敢問陛下有何辦法?”

朱厚照微微一笑道:“自今日起,頒佈一道旨意於天下各城、各郡,凡土地三年未曾耕種者,歸於官府!”

劉健、李東陽面色一頓,乍一聽還沒有明白皇帝所想要表達的意思。

但在他們靜心思索下,卻是漸漸想明瞭其中的關鍵。

普天之下,擁有田地的百姓並不多,自然也不乏有意想要耕種的。

而普通百姓們想要經商,固然是好事,同樣也並非人人都可行。

這等情況下,自然會有人選擇耕種。

更何況,自家分的良田,三年若不耕種便要歸於官府,他們又怎會白白把良田送出去?

多種情況因素的影響下,至於劉健心中擔憂的那些,僅需這一道聖旨便足以解決。

“陛下聖明。”劉健、李東陽欽佩說道。

“兩位閣老平身吧!”

“謝陛下。”

朱厚照面色深邃的望著兩位重臣,認真說道:“經商可行,土地改革同樣也可以,兩者間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矛盾衝突!”

“即使耕種的糧食,同樣不耽誤經商。”

“臣等明白。”

朱厚照微微頷首,繼續說道:“耕種田地的人稀缺,導致糧食的不足,在朕看來這並非大明朝的危機。”

“而是人口缺少的緣故!”

“在朕大明天下,還有多少土地空缺出來?日後,大明朝的疆域只會越來越大!”

“若沒有足夠的人口支撐,朕打下如此多的土地又有何用?”

劉健、李東陽相視一眼,默默低下了頭。

這一刻,朱厚照心中有著一個想法。

那就是為大明朝增加人口,只有人口提上來,荒廢的田地自然不用擔心。

日後打下的土地,也將會有人生活、耕種。

從大明朝長遠上來考慮,大明增加人口至關重要、不可或缺!

“兩位愛卿儘快草擬出一份告示,昭告天下百姓多生子女!”

“凡家中有兩名子女者,賞白銀五十兩,每月可在官府中領糧五石,持續十八年!”

“明日晨朝,你們參奏此事。”

“遵旨!”

……

翌日!

晨朝!

午門大開!

朝陽升起,鮮輝撕裂蒼穹!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