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三日。
大明皇宮御書房。
朱厚照正批閱著奏摺,一名小太監急匆匆的走進前來。
“皇上,東廠督主傳來密報!”
“呈上來!”
“是,皇上。”
數日前,朱厚照派遣曹正淳前往大漠尋覓樓蘭古國。
如今傳來密報,可想而知將會發生何事。
朱厚照面露激動之色,目光快速掃視著上面的內容。
呂調陽等人恭候在一旁,靜心等待著。
時約半刻左右,陣陣爽朗的大笑聲響起在御書房內。
呂調陽等人疑惑的看著天子,不知皇帝因何突然發笑。
“皇上這是……?”呂調陽疑惑的看向劉健。
劉健搖了搖頭,上前一步道:“微臣斗膽,敢問陛下因何發笑啊?”
朱厚照笑著將密報暫放一旁,龍顏大悅道:“朕的鐵甲艦有著落了啊!”
“哈哈~”
“什麼?!”
呂調陽等人驚咦一聲,相互對視一眼,不禁向天子看去。
方才在這御書房中,呂調陽正是向天子稟報關於鐵甲艦的事宜。
目前,第一批鐵甲艦已經成功研製,可想要普及到大明海軍中,所需要的銀兩那是十分恐怖的。
並且根據鐵甲艦的規格,火炮數量及規格也完全採用最新成果。
當呂調陽將大致的賬目清算出來,向天子奏稟時,著實被嚇了一大跳!
整整三千萬兩!
可如今,天子說此事有著落了,他們自然十分高興。
“皇上,國庫中已經囤積了不少的鐵礦。”
在呂調陽說此話時,朱厚照微微頷首道:“你說三千萬兩打造出三百艘鐵甲艦需要五個月的時間?”
“正是。”
“若朕給你五千萬兩呢?”
呂調陽面色一怔,拱手說道:“回稟陛下,臣保證三個月內足以完工!”
“好!”
“朕就給你調撥五千萬兩,且鐵甲艦的火器、蒸汽機全部採用最好的!”
“臣領旨。”
呂調陽平身退於一側,心中激動不已。
這一次,建造鐵甲艦的錢不但有了,多出的兩千萬兩足以讓他再招募更多的民夫投入進來。
三個月的時間,打造出三百艘鐵甲艦。
在其他國家中,聽起來或許有些不太實際。
可在呂調陽這裡,一定能成!
“傳朕旨意,繼續招募海軍,擴大規模!”
“這些海軍和鐵甲艦將會是大明帝國邁向世界,佔據宗主國的基礎!”
“皇上,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啊!”
劉健忙身上前說道:“皇上,據臣得知,現今大明已有海軍將近十三萬人。”
“繼續招募下去的話,恐怕開銷將會成倍的增加啊!”
朱厚照聞言,眉頭不禁一皺。
旁人不知道海軍的重要性,朱厚照不可能不知道!
現今各國,作戰主要集中在陸地、攻城拔寨,對於海上的重要性,根本沒有多少概念。
在這等情況下,大明帝國若不抓住機會,必然將會落後一步!
“皇上,海軍本就是最為耗費糧餉的兵種,單是每年維修戰艦的費用便已多達兩百萬左右。”
“若繼續擴大海軍數量,每月給將士派發的銀兩恐怕都不少於五十萬兩。”
“照這樣下去,還如何得了啊!”
“還請皇上三思啊!”
朱厚照緩緩從龍椅上站起身來,徘徊道:“朕心意已決,海軍數量必須要擴大!”
“皇上,這……”
看著執擰的皇帝,劉健身為朝中重臣,也是無計可施。
“可是皇上,雖然鐵甲艦的錢已經解決了,想必陛下也有足夠的把握去解決海軍糧餉的問題。”
“但!這只不過是一時的,若日後已無戰事,皇上難道要將這些海軍解散嗎?”
“朕,自有解決之策!”
朱厚照雙目深邃,自信說道。
劉健目光緊盯著天子,疑惑的問道:“敢問皇上是何辦法?”
明朝大臣向來以死諫而名,此刻,劉健心中早已打定心思。
若皇帝不能說出解決良策,縱是拼上這條命他也要勸諫天子!
朱厚照定睛落在劉健身上,朗聲說道:“古法中向來固有屯兵制!”
“今日,朕有意擴招海軍,實行屯兵制又有何不可?”
“屯兵制?”
劉健等人眼前一亮,顯然這一妙法極為附和當今現狀。
“皇上,辦法好是好!只不過海軍將士們都生活在海邊,想要種植良田來自給自足恐怕有些不切實際啊!”
“更何況,一旦退居中原,若海賊來犯,將士們根本無法在第一時間內抵達到戰場中。”
當劉健訴說心中的擔憂時,朱厚照卻是微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劉閣老,有些事情不能固執去做。”
“凡事都要懂得去如何變通!”
劉健聞言,慚愧的低下了頭。
皇帝既然提出屯兵制,又說出這一番話,豈能沒有解決良策?
雖然劉健身為內閣首輔,為人老成,可遇事不懂還是能放低姿態的!
更何況,在他面前的還是當今天子!
“老臣慚愧,還請皇上賜教。”
朱厚照微笑著說道:“沒有良田卻有大海吧?”
“相比於大海,朕相信這海水中的財富要比這地面更多!”
“皇上的意思是說,讓將士們在閒來無事之際去出海捕魚?”
當劉健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臉色頓時有些掛不住。
此法的確可行,可朝廷的臉面擺在這裡,若真如此去做的話,豈不是讓天下人笑話。
“皇上,老臣還是不猜了!還請皇上明示。”劉健謙卑拜道。
朱厚照微微頷首,認真說道:“自開海以來,大明海域上多出了不少的海商。”
“他們在大明海域上有朕的大明海軍保護自然不必擔心!”
“可若是一旦離開了大明海域,又有多少海商能不遭受海賊的襲擾?”
劉健眼前一亮,激動的說道:“皇上聖明,微臣明白了!”
“皇上的意思是說,可讓大明海軍閒時護航海商,以此來收取‘保護費’!”
朱厚照滿意的點了點頭,微笑著說道:“不錯!”
“朕正是此意。”
“一來,可以宣揚朕的大明國威!”
“二來,有了這些海商,朕的大明海軍將士們的糧餉也能得到一定的解決!”
……
翌日,金鑾寶殿。
朱厚照登臨朝殿。
“皇上,俞總督已親率八萬海軍前往暹羅。”
在兵部尚書謝遷話音剛落之際,內閣首輔劉健忙身走出朝班拱手說道:“陛下,臣以為,當藉助與暹羅之戰,劃分出忠心於我大明帝國的附屬國。”
“暹羅一戰,雖說明面上是與我大明帝國間的征戰,實則卻是奧斯曼帝國與我大明帝國的交鋒。”
“日後,我大明與奧斯曼帝國間的戰鬥將無法避免。”
“這是一場驚天偉世的戰鬥,更是一場舉國之戰!臣諫言陛下早做打算。”
朱厚照聞言,微微頷首道:“劉愛卿所言有理!依愛卿之見,認為朕應當如何?”
劉健心中早已想好對策,在天子詢問之際,拱手說道:“請天子下一道國書,凡暗中幫助暹羅者,視為與大明帝國宣戰!”
“凡大明海軍途徑各國海域,拒不讓路者,視為與大明帝國宣戰!”
“凡繼續與暹羅貿易者,視為與大明帝國宣戰!”
‘三視’國書令響起在金鑾寶殿上。
朝中文武大臣皆滿面激昂的望著天子。
此時此刻,大明帝國完全有這樣的實力說出這些話!
同樣,若真有國敢如此去做,大明帝國也有此實力兌現!
朱厚照目光環視著大殿百官,威嚴說道:“諸位愛卿認為如何?”
“臣等附議閣老之言。”
文武百官同仇敵愾,讓朱厚照彷彿看到明朝建立之初時的百官熱血。
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沒有誰會在外敵面前畏懼死亡!
大明帝國,有著它的骨氣!
“好!”
“傳朕旨意,下達國詔於各附屬國、鄰國!”
“若敢違反其中一條,兵戎相見!”
“吾皇聖明!”
劉健等人激動不已,何人不想在有生之年看到這太平盛世!
之所以稱之為太平盛世,並非說帝國沒有遇到任何戰事,一片繁榮景象!
而是在這一時刻,朝廷有著足夠的底氣,不懼任何壓力。
縱是開戰,也絲毫影響不到疆域內的百姓們。
“報~”
“啟稟陛下,東廠督主曹正淳在外求見。”
話音打斷了百官們的思緒,目光齊刷刷的向殿外看去。
朱厚照聞言,面頰上流露出喜色,朗聲說道:“宣他上殿!”
“遵旨。”
不時,曹正淳信步走上大殿,躬身叩拜道:“微臣見過陛下。”
“免禮。”
“謝陛下。”
朱厚照定睛落在曹正淳的身上,微笑著說道:“曹愛卿,朕交代給你的事情處理的如何?”
“回稟陛下,臣已將寶物悉數帶回皇宮。”
“只不過因為一些寶物被深埋於地下,暫時還不能挖掘出來。”
“為此,臣只好先行安排人馬將此區域單獨劃分出來,不得閒雜人等靠近。”
朱厚照滿意的點了點頭,朗聲說道:“好!此次愛卿身入大漠取回瑰寶,免受寶物流落異族人之手,實乃大功一件!”
曹正淳單膝跪在大殿,拱手說道:“能替皇上分憂,臣萬死不辭!”
朱厚照微微頷首,開口說道:“來啊!賞賜曹愛卿黃金千兩,已示嘉賞。”
“微臣叩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從天子與曹正淳的交談中,文武百官漸漸猜測到一些事情。
不過,聽著那種感覺倒像是一種盜墓。
在百官心存疑惑之際,朱厚照開口說道:“曹愛卿,這些寶物現在何處啊?”
“回稟陛下,正在殿外。”
“哦?!”
朱厚照神情微動,饒有興致的說道:“如此,諸位愛卿隨朕一同前去看看這些大明財富!”
“臣等遵旨。”
在文武百官的跟隨下,朱厚照走出了金鑾寶殿出現在白玉廣場上。
偌大的空地上,早已停靠好了十幾輛馬車。
每一輛馬車上都有十幾個大小相同的木箱子。
當文武百官跟隨天子走近一看時,心中驚駭道:“這些,難道都是黃金?”
“這得有多少錢啊!”
與此同時,朱厚照心中也有著不小的觸動。
不過,相比文武百官而言,朱厚照倒是更想看看這些箱子裡面,到底是怎樣的天下奇珍!
“來人,將這些寶物都拿出來!”
“遵旨。”
在上百名禁衛的忙碌下,一個個大箱子悉數被抬到空地上。
咣噹——
一箱箱黃金悉數被倒在地上,耀眼金光好似烈陽般令人難以直視。
看著這堆成山的黃金,文武百官瞠目結舌的站在原地。
他們這一輩子,怎麼可能會見過如此多的黃金。
就連戶部尚書也難以忍受心中的激動。
“這…這麼多錢!”
在百官驚撥出聲時,朱厚照笑著搖了搖頭。
他知道,這些黃金雖多,可並不是其中最為珍貴的寶物。
當禁衛將其他的大箱子開啟的那一刻,珠光寶氣頓時奪人眼目。
如若羊脂般的寶玉不摻雜一丁點的雜質,足足一人高的珊瑚樹渾然天成……
看著眼前如此多的曠世奇珍,簡直令人難以想象當時的樓蘭古國到底是如何收集如此多的奇珍異寶的!
“工部尚書!”
皇帝輕喚一聲,呂調陽這才緩過神來,忙身上前說道:“微臣在。”
“有了這些金銀珠寶,工部大可放開手腳去做了!”
呂調陽聞言,面色激動的說道:“微臣多謝陛下。”
“戶部尚書,將這些金銀悉數清點存入國庫中。”
“是,皇上。”
李東陽正欲上前命人搬走這些珠寶的時候,禮部尚書劉大夏上前一步道:“皇上,臣有一個想法不知當不當講!”
朱厚照目光看向劉大夏,頷首道:“但說無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