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稟陛下,如此多的珍寶,僅僅是將其看作是錢財的話,未免有些貶低了這些寶物的價值。”
“臣以為,當在皇宮中興建一座珍寶閣,用以呈列這些寶物,已彰顯皇室的氣派!”
此話一出,在場百官議論紛紛,並不太支援劉大夏的舉動。
先前劉瑾在位時,興建豹房以供天子娛樂。
今日劉大夏諫言興建珍寶閣,在他們看來,實屬同理。
他們心中十分擔憂,這珍寶閣若是建立的話,天子會痴迷於收集珍寶而荒廢朝政!
……
“劉大人,你這不是誤導陛下荒廢朝政嘛!”
“是啊!有這些錢,我大明不知道能為將士們增加多少軍械器備。”
白玉廣場上,文武百官紛紛指責著劉大夏的諫言。
倒是朱厚照發現劉大夏似乎還有下文,開口說道:“諸位愛卿不妨先聽聽劉愛卿的想法!”
天子開口,大臣們自然不好再過多評論下去,目光齊齊看向劉大夏。
劉大夏深受感動,拱手說道:“皇上明鑑,或許在旁人看來,這珍寶閣代表的是享受、是對大明百姓民脂民膏的浪費。”
“可在臣的眼中,這珍寶閣卻是大明皇室的臉面。”
“珍寶閣,聚天下奇珍於閣樓內,大明將士征戰四方,聚天下之財於珍寶閣!”
“其意,代表的是將士們的功勳,同樣是大明帝國的榮耀。”
“日後,若萬邦諸國前來覲見,單此珍寶閣便足以震懾他們,彰顯皇帝的威儀!”
說至這般,劉大夏的目光不禁向其他大臣們望去,開口詢問道:“如此一來,諸位大人可還依舊堅持這是奢靡的表現?”
“還是說,對皇上的不信任?”
文武百官聞言,沒想到劉大夏會把這麼大的帽子叩在他們頭上。
當即,文武百官惶恐跪拜在地面,忙聲說道:“皇上明鑑,臣等絕無此意啊!”
朱厚照沒有去理會文武百官,目光落在劉大夏的身上。
“劉愛卿之言,朕心中清楚。”
“現在,諸位愛卿對此可還持有其他想法啊?”
百官相視一眼,拱手說道:“臣等支援劉大人所言。”
“工部尚書。”
“皇上。”
“這珍寶閣的事情,朕就交給你去做了。”
“儘快拿出一份圖紙出來。”
“是,皇上。”
當朱厚照準備走入金鑾寶殿時,劉健忙身上前一步道:“皇上,臣有一事要稟奏陛下。”
“哦?!”
朱厚照身形微轉,疑惑的問道:“何事?”
“皇上,西域之地雖說土地貧瘠,可商貿卻是十分發達。”
“臣方才在大殿上聽聞曹公公所言,若是將此地單獨劃分出來的話,卻是極大影響了我大明與西域的貿易。”
東廠、內閣本就不對付,曹正淳在聽到劉健辯駁自己的話時,上前說道:“劉閣老此言是何意?”
“難道說還要將此地開通商貿不成?若是如此的話,一旦寶物被盜,這樣的責任誰來負責?”
劉健瞥了曹正淳一眼,不悅說道:“誰說開通此地商貿,就一定會導致寶物被盜?”
說至這般,劉健不再去理會曹正淳,拱手朝著天子說道:“皇上,臣的意思是可先行將樓蘭古國內的寶藏挖出。”
“而在此附近的疆域同樣可以有效的利用起來。”
“哦?!”
朱厚照聽聞此言,頗為心動的問道:“劉愛卿不妨說說,如何將此地利用起來?”
劉健拱手一拜,恭敬說道:“皇上,雖然樓蘭古國地域位屬於大明疆域,我朝廷同樣也在西域中設立都護府。”
“可整體上來說,卻依舊不過是在這漫天荒漠中設立一處府邸,並無多少有效的轄制作用。”
“甚至一旦強盜肆虐,單憑都護府的實力很難有效維護當地的治安問題。”
“與其這般,倒不如趁此機會,在西域中設立三座大城,作為西域商人通往大明中原的轉折點。”
“嗯?!”
朱厚照神情微動,漸漸把話聽入心中。
“繼續說下去!”
劉健聞言,面露喜色道:“陛下,雖然說西域百姓稀少,可一旦這三座大城建起,必然會聚集很多的商人。”
“若在此設立飲水、補充糧草、歇息、躲避風沙的地方,必然可為大明積攢下不少的財富。”
“長此以往下去,這裡將會漸漸形成集市,提高大明帝國的賦稅!”
“這些只不過是其中一條根本利益,單從大城興建來說,同樣也是在警示這些西域商人,這裡是大明帝國的疆域。”
“他們所犯之事,皆歸大明帝國轄管!”
“與此同時,這三座大城可當做關隘抵禦外敵……”
朱厚照徘徊在白玉廣場上,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說道:“辦法倒是不錯,不過愛卿是否遺漏了一點!”
劉健面色一頓,認真思索後,拱手說道:“還請皇上明示。”
朱厚照面色深邃道:“三座大城固然好建立,可西域之地距離中土甚遠,物資等物難以運送。”
“每一次物資,尤其是水源都將是一筆大的消耗。”
“這三座大城雖說可當做關隘、轉折點,可想要久存下去,卻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劉健沉默之際,工部尚書呂調陽緩緩走上前來,拱手說道:“皇上,臣倒是有個想法。”
“嗯?!”
朱厚照看向呂調陽。
呂調陽身為工部尚書,在興建大城上不可或缺。
有他來評斷這件事,再好不過。
“說說!”
呂調陽拱手說道:“皇上,這寶藏埋藏之地先前乃是樓蘭古國,先不說甚多的財報被埋藏在地底需要挖掘。”
“單是這裡的地理位置,怕是就有暗流!”
“作為王國的地方,乃是百姓聚集地,哪怕是先前被黃沙所掩埋,可至少可以肯定曾經必然有河流經過。”
“雖然已經斷流,可微臣敢確定,附近必然會有地下河!”
“只要將地下河挖出,暗流湧出水面圍繞在三座大城附近。”
“如此一來,水源的問題,將迎刃而解!”
當此一言說出後,在場大臣們皆點頭稱讚道:“是啊!吾等怎麼沒有想到這一點。”
“王國生存的地方,怎麼會沒有地下河。”
“若水源一事可以解決,此事倒也有可行之處!”
朱厚照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威嚴說道:“工部尚書!”
呂調陽面露正色,拱手說道:“臣在!”
“從工部中抽調一批官吏,前往西域中搜尋地下河!”
“若地下河能找到的話,朕自會下旨興建三座大城!”
“微臣領旨。”
……
塘沽口。
工部尚書研製出的鐵甲艦已經開始試航。
因俞大猷率兵征戰暹羅,戚繼光只好暫行負責統管塘沽內的大小事宜。
當他看到眼前出現的鐵甲艦時,頓時驚撼當場。
跟隨他一同前來的水手們,早已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烈陽高照下,整艘戰艦呈墨黑顏色,無形中散發出肅冷殺意。
就像是一頭正在小憩的猛獸,隨時都有醒來的徵兆。
他們跟隨著戚繼光一步步向鐵甲艦靠近著。
每當他們踏出一步,心中的那股壓迫感也愈發明顯。
直至臨近於鐵甲艦跟前時,此刻好似有一座大山壓在了他們的心口,呼吸都變得有些困難。
他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戰艦,通體皆由鋼鐵打造。
佇立於海面上時,宛若一座可以行進的鋼鐵城堡、堅不可摧。
面對這樣的龐然大物,他們甚至不敢想象,若是他們登上這鐵甲艦會是怎樣的一種風采。
甚至,這樣龐大的戰艦,將會怎樣航行在海面上。
對於這一切,他們根本沒有任何頭緒。
好在,呂調陽這次除了讓鐵甲艦在大海中試航外,同樣安排了相關的技術人員來負責教導水手們該如何行駛鐵甲艦。
當戚繼光帶領著千名水手登上鐵甲艦的那一刻,前所未有的壯闊盡覽於眼前。
在這寬闊的鐵甲艦甲板上,他們如履平地。
當大船行進的時候,整個艦身僅有略微的晃動感。
這種感覺,在他們看來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這樣的大船全速行進的話能有多快?”
戚繼光情不自禁的冒出了這樣的一句話。
而這樣的一句話,同樣也是在場水手們心中所想要知曉的想法。
“全速行進!”
喝令聲中,鐵甲艦全速航行,速度越來越快,好似洪水猛獸般披荊斬棘。
一道道浪花層層被掀起,隨之激昂拍打在遠處,形成一片片盪漾的波紋。
若是有木船在這裡行進的話,戚繼光可以肯定,單是這樣的浪花便足以將對方的船隻掀翻。
至於鐵甲艦自身的防禦力,戚繼光完全不用過多考慮。
試問,木頭又怎能跟鋼鐵比堅硬?
鐵甲艦上,大明旗幟隨風飄揚,每一名水手得意的挺起了他們的胸膛站立在甲板上。
近海內,漁船們在看到這龐然大物的時候,早早的就躲在了遠處。
他們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東西,看著像船,卻更像是來自海底中的猛獸。
彷彿隨時都有可能將他們吞入到腹中。
……
時過數日,試航的訊息傳回到了京城。
當呂調陽得知結果後,面色大喜道:“鐵甲艦,成了!”
“大明海上無敵艦隊將耀眼於世!”
“快,即刻備轎,我要進宮面聖!”
“遵命。”
呂調陽此時此刻,恨得立馬出現在皇宮中,將這樣的好訊息告訴天子。
路途上,呂調陽不斷地催促著轎伕。
生怕有半刻耽擱,貽誤了他將這天大的好訊息告訴皇上。
皇宮內。
朱厚照正批閱著奏摺,曹正淳躬身候旨在一旁。
“皇上,藩王封地內的家產正源源不斷運送到京城中。”
“目前正由次輔胡東陽負責清點賬目。”
朱厚照頭也不抬的批奏道:“近些時日來,藩王們在京城中可有什麼異動嗎?”
曹正淳拱手說道:“回稟陛下,臣已在藩王們身旁安排了廠衛監視,每日都會詳細稟報藩王們的大小事宜。”
“就以目前來看的話,暫時還沒有發現有何異常的行為。”
朱厚照聞言,微微頷首道:“如此甚好,在無必要的情況下,暫時不要暴露他們的身份。”
“這些藩王看著一個個忠厚老實,但誰也不能說準他們到底是不是裝出來的!”
“微臣明白。”曹正淳拱手恭敬回應道。
“好了,沒有其他的事情先行退下吧!”
“是,皇上。”
在曹正淳剛退離養心殿後不久,小太監急匆匆走上前來道:“皇上,工部尚書在外求見,說有要事稟奏皇上。”
“呂愛卿?”
“宣他進來吧!”
“是,陛下。”
小太監剛退下後不久,呂調陽滿面笑容的走了進來,激動的說道:“微臣參見陛下。”
“免禮。”
“呂愛卿有何要事前來見朕啊!”
“謝陛下。”
呂調陽激動的站起身來,將事先寫好的奏本呈遞到天子面前。
“啟奏陛下,鐵甲艦已經試航成功了!”
“這些是戚副總督根據鐵甲艦試航情況草擬出來的,請皇上過目。”
“哦?!”
朱厚照面色一喜,目光快速掃視著奏本上的內容。
“皇上,根據試航結果,鐵甲艦全速而行的話可達日行一千六百里。”
“即使是逆風而行,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在海面航行中,鐵甲艦的艦身只會出現輕微的晃動感,即使是不通水性的人在上面,也如若平地。”
“好!好啊!”
“哈哈~”
朱厚照手握著奏本,興高采烈的從龍椅上站起身來。
“呂愛卿,你果然沒有令朕失望!”
呂調陽謙卑拜道:“微臣慚愧。”
“不過,皇上,如今鐵甲艦已投入於生產中,日後對於煤炭的使用也必然將會大大增加。”
“據臣所知,在民間中尚有一些煤炭商人佔據著礦山。”
“如今,這些煤炭乃是我大明朝廷所需的東西,是否也要如同食鹽一同收為朝廷所有。”
“由朝廷進行管控、分配等事宜?”
朱厚照面色淡然的擺了擺手,說道:“不必,這煤炭不同於其他,民間中已經出現,朕再將其收歸朝廷所有的話,不免有些趁火打劫的意思!”
“不過,任意百姓、商人去開採的話,最後損害的將會是大明帝國的利益。”
朱厚照語氣稍稍停頓,威嚴說道:“傳朕旨意,昭告於天下百姓。”
“自今日起,凡是煤炭開採等事宜,皆需向當地官府報備、記錄。”
“由官府出人前往礦洞預估開採時間,器械是否安全。”
“凡不合格者或是沒有向官府報備者,皆不可挖掘。”
“一經發現,從重處罰!”
“微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