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湖秋雨。
波光粼粼的運河水面之上,一襲武將裝扮的開國公常升憑欄眺望,遠處城池的輪廓愈發清晰。
作為開平王常遇春的次子,他自幼便投身行伍,先後多次奉旨前往塞外練兵,並在洪武二十一年,長兄常茂因罪被流放龍州之後,承襲了開國公的爵位,在軍中享有不俗的影響力。
\"公爺,不過是群亂臣賊子罷了,四爺翻雲覆雨之間便能將其剿滅,陛下何至於如此大動干戈?\"
見一路上都沉默寡言,嘴角終是露出了些許笑意,似是心情不錯的開國公常升,一名同樣身材魁梧的漢子趕忙上前一步,主動搭話。
\"呵,杭州的根爛了。\"
\"陛下是不想讓四爺沾上汙點..\"
聞聽耳畔旁響起的聲音,正值壯年的常升便是默默收回視線,並與身旁的心腹親兵解釋道,語氣頗為輕鬆。
在過去的十餘年間時間裡,他們常家一直是大明最為煊赫的\"外戚\",他的長姐曾嫁入東宮,為太子朱標的原配妻子,併為朱標誕下了\"嫡長子\"朱雄英以及\"嫡次子\"朱允熥。
只可惜他的長姐命薄,在誕下次子朱允熥之後不久,便因身體虧空嚴重而撒手人寰,繼而給了那呂氏上位的機會。
不過好在陛下慧眼如炬,在太子朱標病逝之後不久,便瞧出了那呂氏陰險歹毒的真面目,繼而將其賜死,並間接廢黜了\"長孫\"朱允炆幾乎唾手可得的儲君。
時至如今,陛下雖然沒有流露出將\"嫡孫\"朱允熥冊立為儲君的念頭,反倒是逐漸表現出倚重燕王朱棣,不斷對其委以重任的勢頭,但對他們常家而言依舊是一個好訊息。
畢竟在某種意義上,他們常家與\"四爺\"朱棣,也擁有著外人難以想象的香火情: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燕王朱棣都是跟在他父親常遇春身後學習領兵打仗的本事,而他也因此和朱棣相識相知,結下了不菲的情誼。
\"原來如此,\"聽了常升的解釋之後,身材魁梧的親兵便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自認為明白了朱元璋的深意:\"我就琢磨著此事有點蹊蹺,以四爺的本事,還能怕了那些亂臣賊子?\"
雖然自打離開南京之後的這一路上,身旁的常升都沒有像他們這些心腹親兵透露過此行的最終目標,但他們如何猜不到此行前往杭州便是為了殺人而去的。
難怪以\"四爺\"朱棣的本事,還要緊急抽調他們這些人趕赴杭州府。
說白了,\"四爺\"未來是要幹大事的,南京城中的陛下不願其手上沾染太多自己人的血,故而讓他們去當\"刀子\"。
\"行了,眼瞅著就要到杭州了。\"
\"給後面的兄弟們傳話,都打起精神來,別給四爺丟分。\"
雖然常升在內心深處也覺得朱元璋的舉措有些\"大動干戈\",為了對付杭州府的亂臣賊子,竟是足足出動了數千虎賁,但作為自幼接受父輩薰陶的將門虎子,他仍是一絲不苟的履行著朱元璋的命令,不敢有半點放鬆。
\"放心吧公爺,兒郎們打起韃子來都不含糊,還能在這杭州府翻了船?\"聞言,自父輩開始便追隨常家的親兵便是聳了聳肩,滿臉不在乎的自嘲道。
如今負責拱衛南京皇城的衛所官兵們雖然不像北平,山西等地的那些邊軍們能夠經常與蒙古韃子廝殺,於生死搏殺之間提高戰力,但早年間也是無可爭議的軍中虎賁,應付只會逞兇鬥狠,欺壓尋常百姓的青皮無賴實在是綽綽有餘。
\"哼,就你話多。\"不置可否的搖了搖頭之後,開國公常升便將視線重新投向遠處愈發清晰的城池,眼神遊離不定,叫人猜不到其心中所想。
不知怎的,越是靠近這杭州府,他越是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迷茫之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