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自然,咱的女兒難道比不上一個大臣的女兒嘛!”
朱元璋聲音裡滿是自得,胡惟庸那點小心思,他豈會不知。
“你去傳旨吧,告訴白辰,讓他放手去做,咱就是他最大的靠山。”
“遵旨。”
二虎領命快步退下。
白辰接到旨意,心中大定。
有了朱元璋的親口許諾,這事便成了一半。
他沒有耽擱,第二天一早便拿著聖旨和通政使司開出的公文,直奔戶部。
要去廣東沿海,八千多人的糧草調撥,安家落戶的銀錢,都不是小數目,必須經過戶部。
戶部尚書張昶是個老官僚,見到白辰,臉上堆滿了笑。
“哎呀,白參議,真是稀客,快請坐。”
白辰開門見山,將聖旨與公文遞了過去。
“張尚書,下官奉旨,需為玄武湖八千兵士調撥糧草銀錢,移駐廣東,還請尚書大人行個方便。”
張昶接過聖旨,仔細看了看,臉上的笑容卻淡了幾分。
“白參議,此事事關重大,八千人的調動,這可不是兒戲啊。”
他放下聖旨,慢悠悠地端起茶杯,“國庫嘛,你也知道,近來用度緊張,這麼大一筆開銷,本部需要仔細核算,走個章程,沒個十天半月,怕是下不來。”
白辰眉頭一皺,這是明擺著要拖延。
“張尚書,此事陛下催的緊,若是誤了陛下的事......”
“哎,白參議此言差矣。”張昶打斷他,“正因為是陛下的事,才更要謹慎,萬萬不能出錯。你先回吧,有了訊息,本部自會通知你。”
白辰出了戶部大門,臉色已經沉了下來。
他又去了兵部,結果如出一轍。
兵部尚書同樣是滿口答應,卻以需要清點各地衛所兵員,擬定調防文書為由,讓他回去等訊息。
一連碰了兩個釘子,白辰即便再不通官場,也明白了。
這是有人在背後搗鬼。
能同時讓戶部和兵部兩個尚書陽奉陰違,除了那位權傾朝野的左丞相胡惟庸,還能有誰。
白辰沒有回通政使司,也沒有去皇宮向朱元璋告狀。
這點小事都要去麻煩皇帝,那他白辰也太無能了。
他調轉方向,徑直朝著胡惟庸的相府走去。
相府門前,氣派非凡。
白辰遞上名帖,門房看了一眼他的官階,本想刁難,但想起老爺最近似乎對此人頗為關注,便不敢怠慢,進去通報了。
不多時,門房出來,引著白辰穿過幾重庭院,來到一處書房。
胡惟庸正坐在太師椅上,手捧一卷書,看得津津有味。
“白參議來了,坐。”
他的聲音不鹹不淡,仿若白辰的到來,並未讓他有絲毫意外。
“下官見過胡相。”白辰拱手行禮,並未坐下。
“胡相,下官奉旨為海軍籌備一事,奔走於戶部兵部,卻處處受阻,不知是何道理?”
胡惟庸放下書卷,抬眼看向白辰。
哦?
竟有此事?
茶盞在桌上重重一頓,濺出幾滴滾燙的茶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