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重啟:年方三歲,登基稱帝

第31章 昭武欲耀世

朱慈炅已經坐在會議室內等待二人,手上一堆筆墨未乾的宣紙。

“叩見陛下。”

“不必多禮,兩位先生請先入座。”朱慈炅在加了軟墊的御座上站起,虛抬小手。對外朝先生,國之重臣,絕不能失了禮數。

黃立極垂手立於雕龍立柱旁,來宗道正對著牆角的“天啟車船”模型皺眉,二人都沒有立即入座。

方正化抱著一罐“御製九真養生茶”,在長形會議桌的另一側輕輕開啟,手中的茶匙,小小勾了一點倒入茶碗中。

黃立極內心吐槽,這小方公公越來越扣了,一點茶料,多放點怎麼了?老夫家裡都缺貨兩天了。

來宗道沒有關注小太監,直接說事,“陛下召見臣等所謂何事?”

朱慈炅再次邀請入座,“二位先生,朕年幼,還請入座說話。”從方正化手中接過沏好的青瓷茶碗,遞給黃立極。

老黃不知道是不是擔心小朱打壞茶碗燙傷,趕緊上前接住,順勢坐了下來。“不敢,謝陛下。”

來宗道見黃立極都不堅持禮儀,也沒有再爭,接過小皇帝遞來的第二碗,在黃立極下首入座。

朱慈炅又遞過手中宣紙,“這是朕剛剛硃批的武殿試結果,請二位先生過目。”

黃立極和來宗道對所謂“武殿試”都不太在意,不是前閣老李國普私心作死想請慈禧太后參政,都不會有這次武殿試。

“嗯,陛下放心。臣等會根據陛下硃批放榜。”黃立極都沒有多看一眼。

“黃先生,來先生,朕欲仿翰林院例,設昭武院安置武進士,二卿以為如何?”

來宗道猛然起身,袖擺差點帶翻茶盞。

“陛下!臣昨日與陛下講的《武宗實錄》,陛下是一點沒聽進去嗎?”

那當然,朕已經練成分心大法。你講你的,朕想朕的,互不打擾,不是挺好?

朱慈炅小臉帶著討好的笑容,嘴上卻道,“當然,朕聽懂了。不過,朕與武廟爺終是不同。

眼下國入艱難,遼東,貴州,陝西都有兵事。

欽天監資料,北方是越來越冷了。二位先生,不要小看這氣候變化,這將導致北方農事越來越難。

活不下去,難道等死?陳涉吳廣之事必然遍地都是。

國家需要重視武人武事了,這是時,也是勢。”

來宗道一時沉默,略有頹然之意,緩緩坐下,陷入沉思。

黃立極把目光往張介賓的值房瞟了一眼,冷靜勸諫道:“陛下,這只是一家之言。需知武者亂國之害,五代之禍要以史為鑑啊。”

小皇帝無語死了,你個閹黨頭子,居然跟朕談以史為鑑。朕的結論,也有史書為證,只不過你們沒讀過罷了。

朱慈炅準備耍無賴,“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朝堂就不是個講理的地方,再壞的決策也比沒有決策強。朕不希望朝堂天天吵個不休,而決策一個沒有。朕決心已下,武事必須重視,朕相信有備才能無患。”

黃立極與來宗道對視一眼,小皇帝比天啟強。

但現在是主少國疑,你大了想怎麼辦怎麼辦,我們都到地下見先帝了。這時節,穩定壓倒一切,內閣絕對不會為虎作倀。

小祖宗,別折騰,安安穩穩的長大再親政吧,我們這幫老頭會看好家的。

來宗道也勸道,“陛下所言是正理。但陛下忘了先帝臨終所言了嗎?彆著急,國事急不來的。

臣看陛下喜歡車船,就給陛下講個造船的道理吧。

陛下知道,船借桅帆風力而行,想要船速更快,看起來多加些桅帆就行了,但是為何沒人肆意加桅呢?因為,桅多船也易傾啊。

對朝堂而言,也是如此。陛下,不能輕易加桅啊。

陛下知道桅字怎麼寫嗎?桅字裡面有個危字,就是提醒世人,要小心。”

黃立極喝了口養生茶,忍不住給來宗道點了個贊,這來老頭有點東西啊。不過你提先帝遺言幹啥?顯示你才是先帝託孤重臣?你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朱慈炅無語了,氣勢小了,道,“沒那麼嚴重吧?朕不過加個小小武事部門。”

黃立極趕緊補刀,“陛下,沒你想的那麼簡單,朝中事情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在陛下看來,只不過加了一個小部門,可邊軍將領怎麼看?他們很多人也是武進士出身,這是要導致上下失和的事。

再說待遇怎麼定?現在國家財稅困難,不裁撤部門就不錯了,怎麼有能力新增部門呢。

若再建衙署、定俸祿——請陛下恕老臣無能。”

朱慈炅瞬間頭大,總感覺有什麼地方不對,但知道自己說服不了內閣這兩人了。

這昭武院,朕還想叫黃埔呢,怎麼第一步就卡死。

看著眼前兩張討厭的老臉,一肚子不爽。皇帝好難做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