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燝經歷過萬曆、泰昌、天啟再加上今天的重啟,深刻感受到小皇帝才是最難搞的一個。公然讓閣臣背黑鍋的事,還沒有皇帝明確提出來過。
從大內回到驛館,慈寧宮慈安太后給他分配的新居已經落實了,有太監正等著劉閣老,一幫官員想靠近又不好當著太監的面行事。
“宣武門外南薰坊翰林巷,劉閣老應該很熟悉。”
那太監臉上帶著討好的笑容,劉閣老卻一臉陰鬱,對僕從們下令:“收拾下,搬家。”
正在此時,小皇帝的侍衛譚進領著人闖進了驛站,笑著對劉閣老打招呼。
“陛下特意給閣老挑選了京師住地。東華門外黃華坊,那裡曾是世廟時嚴閣老的住處。雖然重修過,陛下說那裡的江西風物應該還存。”
正在收拾行李的僕人們和先到太監面面相覷,一個個都抬眼看向劉一燝。
劉一燝嘴角抽搐,牙酸得很,閉上眼睛,決然開口:“去黃華坊。”
然後也不理慈寧宮和乾清宮派來的兩方太監,甚至自家僕人,揹著手就走出了驛館。
眾官員一個個躬身行禮,自動散開了一條路,對劉閣老的聖望之隆皆是歎服不已。
八名錦衣衛護衛在劉閣老的新家門口,僕從侍女竟然已經全數配齊,倒讓老劉從老家帶的人顯得多餘。
劉一燝當然知道這些人全都是東廠的人,但他只看了一眼,就去他的新書房了。一個人躺坐在太師椅上,閉目養神,完全不理外面喧鬧。
不知過了多久,老僕帶人進來擺設劉一燝的書籍文房四寶等。
“閣老,這裡有兩罐陛下賜下的九真養生茶,閣老要不要嚐嚐鮮?”
老僕知道劉一燝沒有睡著,喜笑顏開的詢問。要知道,內閣一般都只賜一罐,而老劉有兩罐。
“好。”劉一燝睜開眼,“多放點,別捨不得。”
這是老夫舍掉一生名聲和身家性命換來的,再貴又怎樣,皇家還能吃窮不成。
“好勒。外面有很多官員想來拜訪閣老,閣老看看何時合適安排接見?”老僕一邊沏著茶,一邊開口問道。
“帖子收下就好,老夫累了,暫時不見客。”
劉一燝深刻的感覺到這次回京就是個錯誤。
他以為他是回來力挽狂瀾,團結東林正道,掃清閹黨餘毒。
魏閹早死了,他覺得他可以單挑五個黃立極,10個崔呈秀,20個薛鳳翔。那知道被三歲小皇帝的一頓王八拳打得眼冒金星,連北斗在哪都分不清了。
小皇帝是真英主啊,王道霸道兼備,不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誰敢相信?
小皇帝的計劃相當完美,想人所不敢想,成功機會其實相當大。
不過統兵大將方面,小皇帝有些缺失,所謂昭武衛有幾分戰力?
自己夾袋中有誰?曹文詔,馬祥麟,鄧祖禹。
文詔雖然英勇,但只是個遊擊;祥麟倒是指揮使,不過他是土司官;祖禹雖是總兵,但連礦工都搞得拖拖垮垮,不行。
其實袁崇煥可以,但孫承宗絕對不同意。唐世濟呢,應該可以,他有帶狼兵的經驗,不過他個人似乎不想朝軍臣發展。
唉,總不能老夫親自上吧,可惜老夫不通軍事啊。老夫參與助考的萬曆47年那科進士有誰?
咦,老夫記得有個高大魁梧的,自稱弓馬嫻熟,姓孫,好像叫孫百雅。是這個名字,小傢伙挺有禮貌的,不知道現在在哪?
姜日廣這小子應該知道,他昨日不是說想來老夫閣房當值嗎?可惜,老夫的閣房,你這個小小中書進不了,不然老夫倒不介意提拔你這個小老鄉。
劉閣老迅速進入狀態,那怕他已經退隱近五年之久,他這個前首輔的能量依然超乎人想象。
以東林為絲線,融合同省同鄉,科考關係,家鄉官員等織成的閣老官場網路在他起復的瞬間便悄然復活,不管他要做任何事,都有人馬可用。
劉一燝在心底盤算著小皇帝的大計,忍不住也點燃熱血,說不得,老夫要為大明博一博身後名了。
這嚴重違背了老劉的為官之道,但小皇帝的滅門威脅也是實打實的糾結在心頭。
讓老劉更感到為難的不只這件大計,小皇帝將自己安置在天工院,賜嚴嵩舊宅的動作,簡直是司馬昭之心。
提唉姆的,大明最聰明的皇帝第一步都是先幹掉張太后嗎?
不過,小皇帝你才三歲,是不是有點太早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