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重啟:年方三歲,登基稱帝

第51章 慈寧宮中

大明慈寧宮從來沒有像天啟八年這麼熱鬧。

慈寧宮的第一任主人是憲宗朱見深生母周太后,她之前,威壓三代的仁聖張太后和影響力近零的錢太后居住清寧宮。周太后與兒媳不合,搞孫子孝宗後宮,但影響力也僅限於後宮。

第二任主人是武宗生母慈壽張太后,她與孝宗的一夫一妻在後世吸粉無數,但活著就被老道士趕出了慈寧宮,她對朝政最大的影響就是冊立世宗了。

第三任主人是世宗朱厚熜生母蔣太后,王妃出生的她雖然被世宗用大禮議抬進了慈寧宮,但在後宮和張太后撕扯不斷,影響世宗道長的朝堂,那是個笑話。

第四任主人是神宗朱翊鈞生母李太后,她是大明第一位“垂簾聽政”的太后。但她的“垂簾聽政”是要打問號的,她是透過內閣首輔張居正、司禮監馮保形成“鐵三角”來實現攝政的,並未真正上朝。

張嫣是大明第三位張太后,她實現了真正意義的“垂簾聽政”,雖然是拉著慈禧太后一起臨朝的。而且,她居住在慈寧宮也有點古怪。

對比神宗朝就應該知道,慈寧宮主人應該是慈禧任太后,張嫣的住所應該在慈慶宮,但現在卻掉過來了。

朱慈炅不明白大明皇宮的這些細節,也沒有人提醒過她,當時他關注的重點在於天啟爸爸的諡號廟號。

從大內除服到朱慈炅登基大典,張太后用很短時間就控制了朝政。

朱慈炅對張太后第一次生出敵意是因為王體乾的投靠。張太后很不滿王體乾,覺得他是魏黨餘孽,一度想要換掉王體乾。

朱慈炅告訴慈禧太后,他作出的任期制度如果打破,將是對他皇權威望的嚴重打擊。慈禧太后才不同意換王體乾。

張太后也為了避免兩宮矛盾,勉強同意了王體乾的留任。但她直接從王體乾手中奪過批紅權,又提拔了高時明為秉筆,基本上已經架空了王體乾的權力。

如果說張太后真的反感魏黨,那李朝欽比王體乾還魏黨餘孽,她用著不是也挺香。

不差朱慈炅身邊的“玄冥二老”,張太后身邊的太監也集齊了“四大金剛”。

第一位是慈寧宮大總管徐正元,他此時正一臉豬頭。因為帶人闖乾清宮被太后親自掌摑,然後自罰,搞的現在說話都說不清楚。

第二位就是三十二歲的司禮監秉筆高時明,除了皇帝身邊的幾個,整個大內這麼年輕就達到這位置的只他一人。這傢伙有點小帥,顏值加分,文采也不錯,不然也不能在內監考試中脫穎而出,張太后最近很器重他。

第三位是天啟朝大璫,前內廠廠督,乾東廠二把手李朝欽。不像李永貞、劉應坤都坦然接受了被朱慈炅趕去二線,他顯然不甘心,寧願做徐正元的副手也不去神宮監養老。

第四位是剛從南京回來的曹化淳,如果朱慈炅聽到這個名字一定有印象。他是魏忠賢之前大璫王安的義子,在大內關係頗深。曾被派去過信王府,又在南京先後擔任楊朝和劉應坤的副手,資歷已經足夠了。張太后調他回來,就是準備接替王之心。

“高秉筆,翰林院送來的聖旨怎麼少了一份?哀家記得批紅了五份的,這裡怎麼只有四份。”張太后快速瀏覽著聖旨內容,隨手扔給徐正元用印,略皺眉頭問起。

高時明很恭敬的低頭,有些支吾,“山……山西建鐵廠那份被陛下駁了,內閣還在重新討論。”

“陛下?”張太后非常驚訝,臉色不愉,“你確定是陛下?”

“臣當時不在天工院,是王掌印帶回司禮監的,不過應該是陛下。”高時明小心解釋。不同於在皇帝面前討好,他可以在太后面前自稱臣了。

“你不在你怎麼知道是陛下,而不是王體乾慫恿陛下?”張太后秀麗的臉龐上明眸一閃,似乎有洞察一切的寒光。

“摺子上有陛下的御筆。”

“哦,陛下寫了什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