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居相和李侍問隨手拿起天工院行走和宮中太監們擺放好的文書,翻看了幾頁。
一臉中正之氣的孫居相開口,“年年都有澇,陛下是不是有點小題大作了?就算崔呈秀那抄出來幾十萬,到處都差錢,這澇過了不就好了嗎。”
相對精幹瘦小的李侍問點頭,“戶部最多意思個幾萬。陛下要是願意開內庫,能多救些人總是好的。這京師的風吹得真快,才一天時間,袁督師都知道崔呈秀落馬了,來信讓優先補遼餉呢。”
李邦華跟這幫閹黨和實務官都沒啥交集,他到這陌生的天工院就和老鼠進了貓窩一樣,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不過,內閣很快也來,最先來的是畢自嚴和徐光啟,眾人皆上前閣老閣老的稱呼。耳朵不好,容易聽成喚雞叫的“咯咯咯”。
畢閣老加入了郭大司徒的圈子,徐閣老則很自然的和李之藻聊起家常。
內閣張瑞圖居然是唯一沒到過天工院的閣老,雖然這裡的一幫中書行走都是他曾經的下屬,但這些人很明顯對他有了點點疏離。
張瑞圖打量著內侍和官員的臉色,居然似乎沒有人受到大內昨夜變故的影響。
是的,最後掌控局面的是皇帝,所以啥事沒有。要是換成太后,估計今天還得流血。
張瑞圖拉住曾經的下屬如今的天工院行走蔣德璟,“這裡有座位?老夫在哪?”
小蔣很鬱悶,還是努嘴,“閣老在陛下右手,張閣老應該在四、五位。”
小蔣的說法沒錯,算劉一燝,他第五,不算劉一燝,他第四。為了避免麻煩,他去了右邊第五位。
小蔣偷眼看著老張選位,內心狂喜,劉閣老今天坐左邊啊,他一會要和徐閣老衝突。
內閣三大佬幾乎是聯袂出現的,雖然孫承宗落後了半步,但還是在天工院入口追上了前兩位。內閣也是團結的,沒有人爭那些先後的虛名。
黃立極是這裡的老熟人,自然的坐到右邊首位。
“陛下午睡還要一會呢,大家都先坐吧,喝喝茶。咦,季晦去哪了?”
王鐸上前,恭敬回報:
“劉閣老去內書堂了。陛下說沒有列印雞那就人工打雞,意思就是讓內書堂幫忙抄寫文件,下官也不知道這是啥典故。”
在坐都是大明進士,沒有人知道“列印雞”出自那本典籍。算了,估計是比較小眾的大內太監筆記之類,皇帝也是的,啥書都看。
劉一燝終於慢悠悠的出現了,身上也換了官服,還搖著摺扇。他身後,倪元璐和翁鴻業一人抱著厚厚一疊文書,官帽都溼了。
“諸位,陛下的‘列印雞’太慢了,久等了。”看著起身的閣老尚書侍郎,大方擺擺手。“都坐吧,陛下應該快起床了。”
倪翁二人將手中文件分發給眾人,厚厚的一疊讓所有人全都驚呆了。《大明兩京十三省水文資料》和《歷代治江治淮治河考證》。
劉一燝坐到左首,放下摺扇,端起茶碗,輕抿一口——嗯,味道怎麼不一樣了?他狐疑的盯了眼譚進等人,沒有計較。依然對文官們微笑:
“諸位,這可是天工院諸中書加班加點的成果,還請詳細過目。這個叫張國維的小夥子這下可出名了,他一本上書被皇上注意到,可害苦了我們。他今天要是來了,老夫可不敢保證他的安全。”
眾官員對劉閣老的幽默均報以熱情回應,一陣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