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重啟:年方三歲,登基稱帝

第80章 邦國之貴,元首為先

朱慈炅回到後殿,張維賢和劉宇亮跟在後面,一路沉默。

在御座坐好,朱慈炅看向著兩個尾巴,“劉宮端,你還有事?”

張維賢一愣,劉宇亮不是順天府尹嗎?“宮端”是什麼鬼?

朱慈炅也反應過來,趕緊改口,“呵呵,朕忘了劉先生已經不是朕的左春坊大學士了。”

劉宇亮身高不高,但看起來健碩有力,四十多歲的年紀,正是帝國中堅,他哈哈一笑。

“陛下叫臣宮端,臣高興著呢。要不是怕人說臣諂媚,影響陛下聖德,臣都想改名宮端算了。”

朱慈炅被逗笑了,“有些日子沒見了,先生還是那麼風趣。”

張維賢詫異的看了劉宇亮一眼,這個小個子和皇帝關係親近啊,真是見鬼了,居然沒看出來。

劉宇亮當然知道小皇帝和自己親近,他也不知道原因。

在詹事府的時候,他才能一般並不突出,作為左春坊大學士,他實際上是太子的文學侍讀。不過,當時太子太小了,劉宇亮只能給小太子講些小故事。發現太子能聽懂後,又講了一些民間有趣的小故事,和太子關係便親近了。

實際上,朱慈炅是獨在異鄉為異客,他遇到劉宇亮是老鄉見老鄉。劉宇亮是四川人啊,他能不對劉宇亮有好感嗎。

不過,劉宇亮並不恃寵而驕,依然講他的事。

“陛下當初說臣的工作重點是,京師衛生和防疫。重點是流民區,下水道,城市垃圾,屠宰場等,臣到任後都有巡視。因為皇店招工,流民已經大幅減少,城外棚戶清潔,臣也著人專門盯著。

下水道改造,臣已經與京中富商聯絡好了,募集了近十萬資金,不過人手方面很不足,臣希望陛下可以同意動用五軍營。使費也還有些短絀,不過商人們很支援,但希望臣能向皇店推薦他們。以前王公公臣還認識,現在這個曹公公,臣就不熟了,所以厚著臉皮來求陛下幫忙。”

劉宇亮看了眼英國公張維賢,補充道,“還有就是,京中勳貴對臣多有阻撓和不合作,臣也有些無能為力。”

朱慈炅甚至沒有看英國公,小腦袋定定的盯著御案,有些神思不屬。

“劉先生要做的是扁鵲長兄,治未病之道。治政也應如此,或許俗人並不認可先生,但朕知道,希望先生能堅持。”

朱慈炅嘆息了聲,繼續道,“至於下水道工程,先暫緩一下開工吧。先生不用擔心沒人做工,朕有點擔心皇店會崩。”

劉宇亮和張維賢都大吃一驚,皇店公司正烈火烹油呢,怎麼可能會崩,怎麼崩?十萬人生計怎麼辦?

“怎麼可能?”

朱慈炅搖頭,似乎是想讓自己清醒點。“皇店的火熱,實際上憑藉的是朕的聲譽和天子給民眾的信心。你們去問問那些成功的商人是銀子重要還是聲譽重要?朕有失誤啊。

王之心並沒有經商頭腦,但勝在忠心,朕的吩咐他能落實。掌管皇店,實際上為難他,他太年輕了,無法勝任的。曹化淳比王之心強點,但他做事更像一個循吏,或許傳統皇店他能掌控,但四大皇店的運作新模式,他一無所知,更不知道危害。一知半解的人比完全無知的人更可怕,危害更大。”

朱慈炅長嘆一口氣,“朕其實想過用文官的,但你們恐怕會覺得是侮辱,堂堂進士怎麼能做低賤商事,卻不知道這低賤商事關乎幾十萬百姓生計。”

劉宇亮猶豫了下,開口,“陛下,臣願為陛下分憂。只是臣雖然讀了些西夷書,不過,如此規模,臣也沒啥把握。”

“恐怕已經遲了,商譽建立起來需要很久,甚至兩百多年,但垮塌只需要一天。皇店下面那些亂七八糟的手段真當百姓無知,可以隨便騙錢嗎?”

朱慈炅的小拳頭狠狠的砸在御案上,甚至出血了,但他似乎並無痛覺。

殿中眾人都是大吃一驚。

“皇上。”

方正化連忙上前抓住朱慈炅小手,只是擦破了點皮,但他依然緊張無比,吩咐人拿絲巾包裹。

“皇上息怒。”

張維賢也上前,進殿後第一次出聲,看到皇帝反應,他知道事情恐怕沒有想象中簡單。

朱慈炅面無表情,“劉先生,京師下水道工程,可以作為皇店崩潰後挽救生民的權宜之計。你找工部的人和西洋人一起多仔細參詳規劃一下,儘量把工程做大一點,做好一點。必要時,朕可以開內庫的。”

劉宇亮連忙點頭,“臣遵旨。”

張維賢也側身轉向劉宇亮,“劉大尹,你回去後可以遣人去英國公府,讓他們捐一萬兩白銀出來,就說老夫說的。”

朱慈炅詫異的看著張維賢,這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劉宇亮拱手,“多謝國公。”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