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宗道放下手中茶碗,開口解釋。
“不算,陳集生在翰林院時,老臣的確帶過他一段時間,這是翰林院傳統,倒不是什麼師生關係。聽說陛下起復他替代倪元璐?陳集生文章倒是不錯,人年輕了點。”
朱慈炅有些意外,從語氣來看來宗道似乎並不看好陳子壯啊。
“他已經在家呆了快三年,來先生就沒有想過推薦他嗎?”
來宗道見朱慈炅似乎隱約有些責備語氣,這個陳子壯是什麼了不得的大才嗎?
“其伯、父皆是朝廷官員,哪裡輪得到老臣推薦。不過,陛下似乎總喜歡超拔要員。袁繼鹹是陛下潛邸成員,提升兩三級沒有問題。陛下把他放在操江,這升遷速度,朝中不是沒有意見的。”
朱慈炅一下噎住,有些悻悻。袁繼鹹之事,他也是事後才反應過來。當時單想著用自己人控制長江水道了,沒想過袁繼鹹當官才三年,在朱慈炅的詹事府都是打醬油的存在。
這品級一下到頂了,黃立極雖然補了手續,但來信告訴過朱慈炅這裡面的危害,建議把袁繼鹹壓死在這個位置二十年。否則,大明要出一個三十多歲尚書,怎麼弄?
這件事對袁繼鹹本人的仕途也極其不利的,不管如何,他已經打上了倖臣的標籤,成了大明官場公敵。任何一點小事都能被無限放大,彈章等身,連信王都越過瑞王專門來信質疑了。
在信王看來,一個所有人都懷疑的人,這個人沒問題就怪了,就算沒問題也絕對不能用。
朱慈炅知道這是他自己的鍋,本著天啟爸爸教導,皇帝絕對不能認錯的原則,連袁繼鹹自己要求辭職都不準,他連忙轉移話題。
“沒想到陳子壯也是官宦世家出身啊,朝中就沒有寒門進士了嗎?”
來宗道頓了下。
“當然不是,多得很。前遼東總督袁崇煥,黃閣老的隨侍中書孫之獬,都出身寒門。”
朱慈炅明亮的大眼睛眨巴眨巴,這兩個人——心中膈應,一言難盡。
朱慈炅用人的感覺一直是,寒門出頭更困難,也更有能力,但他準備提拔重用的陳子壯竟然是官宦世家。來宗道這兩個例子再一舉,讓朱慈炅的思維習慣都晃了晃。
標籤害人啊!
朱慈炅不死心,又有些期待的看著來宗道。
“來先生夾袋裡有沒有寒門進士?”
來宗道一臉正色。
“老臣沒有夾袋。
陛下如果問新科進士,老臣可以推薦兩人,冒起宗,史可法。這二人文采都不錯,絕對勝過給陛下起草祭文的那個不知所謂的人。
陛下如果問寒門進士,老臣也可以推薦兩人,路振飛,孫三傑。路振飛有軍略,孫三傑通吏制。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