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嗷!煩死了!”
刀尖一顫,本該細若髮絲的銀芽,硬是被切成了粗獷的蘿蔔條,長短不一,歪歪扭扭,哪還有半點“心靜如水,刀如柔絲”的境界?
蘇叄心火陡升。
它壓下煩躁,不信邪地抄起鐵鍋,凝化出明晃晃的油,和一團代表基礎物質的“混沌氣”,準備演示“清炒”。
鍋燒熱,《周易參同契》的“坎離匡郭,運轂正軸”在心間流轉——水火調和即是陰陽樞機,油要溫潤恰如初陽。
“貓兒,你這油溫太高。看看,都冒青煙了,鍋氣太燥,食材下去必毀!”
秦瓊指著鍋底,如臨大敵。
“小心啊!油濺起來堪比暗器,需得步法靈動閃避!”
田七郎緊張地比劃著。
“油光四溢,貪慾之相,不合君子之道……”
寧採臣皺眉閉眼。
“無量天尊!火性太烈,當取坎水鎮之,調和陰陽……”
凌虛子指訣掐得像在做法事。
“要俺說,顛鍋就得用巧勁!嘿哈!這樣!看俺的!”
黑熊精搶前一步,粗壯的熊臂一搶,作勢要幫蘇叄顛鍋。
這笨拙的神念一動,蘇叄手中的意念鍋竟然被帶得脫手飛出。
“鍋!飛了!”
哪吒要是看到這識海幻境,怕是要笑得打滾。
這還不算完,蘇叄剛慌亂地收回鐵鍋,那帶著神念“高熱”的火焰,“轟”地一下猛然竄起丈餘高,瞬間將那團“混沌氣”吞沒。
鍋氣焦糊沖天。
黑煙滾滾瀰漫識海。
鍋內之物已是烏黑一片,外如焦炭,內裡卻是未熟透、象徵失敗與混亂的粘稠“濁質”,還帶著難以言喻的古怪氣味。
它,能爪撕海妖、劍斬孽龍、飛天遁地、變化無窮的黑貓蘇叄。
此刻在自家觀想出的識海里,卻連一道最基礎的清炒都搞砸了。
切墩不成條,炒菜鍋飛上天,火候失控成災難現場。
從未有過的挫敗感和被群嘲的羞臊感,同時湧上心頭,儺面都快繃不住了。
就在這嘈雜愈盛、它幾欲爆發抓狂的臨界點上,識海中閃出真武大帝的身影,微微一嘆,似憐憫似無奈。
那虛幻的眼眸彷彿穿過層層雜音,靜靜地落在蘇叄身上。
這一瞥,如一滴甘露落入沸水。
蘇叄儺面下的貓瞳陡然一縮,電光石火間,《清靜經》箴言“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如當頭棒喝。
錯了,完全錯了。
道之根本,貴在清靜,在專注,在守一。
它這觀想,想借烹飪溝通大道,卻反被過往因果牽絆,沉溺於他人評價之表象,心神為外物所擾,五氣為之躁動,怎可能調好這灶臺陰陽?
念及此處,那喧囂嘈雜的“舊相識”們雖仍在聒噪,但它們的形象與聲音驟然變得模糊、虛幻、遙遠。
彷彿隔著一層無形的屏障。
蘇叄的神思驟然一空,外界的“建議”、“批判”、“關心”盡數褪去,耳邊只剩下鐵鍋餘燼的滋滋聲、爐火規律的呼吸聲、砧板上殘留物輕微的“脈動”……
萬籟俱寂。
心,終於沉下來了。
它沒有去看那些虛影,只是緩緩抬起貓爪,再次於虛無中,凝化出一柄最簡單樸素的意念菜刀,重新攝來一團新鮮的“先天一氣團”。
這一次,心念純粹,再無旁騖,眼中只有食材,心中只有刀的落點、勁的收發。
刀尖輕輕落下,不再帶著斬妖除魔的狠厲,不再是力敵千鈞的架勢,而是如同呼吸一般自然流淌的韻律。
《道德經》有言:“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此刻,蘇叄終於明白,真正的廚藝之道,乃至萬物之道,皆在此“無心為之,無事而事”的清靜本心之中。
識海虛空中,那柄樸實無華的意念菜刀輕快飛舞,砧板上銀光如雪,絲絲晶瑩,根根均勻。
灶臺溫潤如水,不見半絲青煙。
食材入鍋,無聲無息,卻又帶著一種奇妙的生機在鍋中流轉、成熟。
一團清光從中升起,純粹而溫潤,瀰漫識海,驅散了此前的焦糊與混亂。
那失敗後盤踞在案板上的“濁質”,在清光沖刷下悄然消散。
——我就是天才。
蘇叄緩緩睜開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