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狂飆:從小兵到軍工巨擘

第82章 掃除異議和障礙【求全訂】

宋立功很是吃驚:“是嗎?到底怎麼回事?”

“我記得大熊應該也是有晶片工業的吧?”

張紅衛搖頭說:“大熊曾經想要野心勃勃發展過自己的晶片科技。”

“但是,它遭遇到了猶撒的封堵,它自始至終都沒能建立起自己的獨立完整的晶片產業鏈。”

“以至於在熊和鷹競爭登月的時候,大熊都還需要從猶撒蜥方那裡購買晶片用在它的N-1登月火箭上。”

“而猶撒將計就計,透過地下黑市賣給了對方一些劣質的晶片。”

“結果就是,N-1火箭嘗試著發射了4次,全部都失敗了。”

“而這也是大熊遭遇的又一個重創。從那以後,他們就逐漸地在航天領域失去了領先地位。”

“晶片,對於自動化控制真的是太重要了啊!”

“所以,我希望能夠畢其功於一役,把晶片全產業鏈給搞定了。”

宋立功當然知道張紅衛說的沒錯。

晶片很重要,他作為四機部的負責人,還能不知道這個?

可晶片的研發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想要搞一個轟轟烈烈的晶片大會戰,怎麼著也得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的吧?

耗費的資金咋地也得數十億了。

四機部沒那麼多的資金可以支援啊!

宋立功點點頭說道:“我知道晶片的重要性。但咱們現在晶片的技術水平其實還不算太差的吧?”

“貿貿然搞那麼大的科研會戰,萬一連續幾年下來,一點成果沒有,還耗費了很多錢,就沒法向國家交差了啊。”

田建勳有點兒不耐煩說:“老宋,我怎麼覺得你有點兒婆婆媽媽囉裡囉嗦,一點也不果斷了呢?”

“你要自己做不了主,可以跟上頭打報告,看看上頭是個什麼想法。”

“紅衛同志一心一意地想要為你們主管的領域做貢獻,你怎麼地也得支援一下吧?”

宋立功苦著一張臉說:“不是我不支援,這事吧,超過了我的能力了啊!”

“不過,老田你說得對,我應該打個報告上去,看看領導是否支援。”

張紅衛在旁輕輕說道:“其實真的花不了多少錢的。”

“我感覺,如果能有1個億,我就能完成晶片產業鏈的現代化升級改造,實現晶片的自動化生產,同時大大提升良品率。”

宋立功眨眨眼說:“你說的是外匯?”

“那咱們可沒那麼多外匯。”

“現在外匯很難搞的,僅有的一點外匯,咱們還需要購買更緊缺的物資。”

張紅衛輕輕搖頭,說道:“不,不!我只要軟妹幣就可以了。”

“我要做的課題,完全不需要進口外國的物資裝置。”

前世的時候,1978年,龍國的外匯儲備規模為1.67億刀。

而兩年之後,外匯儲備甚至更是變成了負的12.96億刀。

也就是說,咱們借了外債。

宋立功舒了口氣:“真的不用外匯嗎?”

“咱們的外匯真的是太金貴,每一分錢都恨不得掰成了兩半花。”

張紅衛笑著點頭說道:“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您,如果讓我來主導這個大課題,不僅一份外匯不花,而且還有機會大把賺外匯。”

宋立功說:“那麼,你能不能寫一份詳細的報告,我們組織專家稽核一下。”

“如果真的很合理,我想,國家一定會批准的。”

張紅衛對此早有準備。

他從自己隨身的軍用挎包裡掏出來一份之前寫好的課題報告遞了過去。

“宋部,我已經寫了一份報告,請過目。”

田建勳在旁說道:“老宋,我明告訴你,小張可是說話靠譜的人。”

“之前他說要乾的事兒可都幹成了。”

“抓緊時間,該走程式就走程式,我的建議是:儘快把這個事情給搞起來。”

宋立功接過了張紅衛的課題申請報告。

他用手指摸了摸厚度,得有三四十頁了吧?

由此可見,對方寫這個報告也是用了心的。

“那行,那我馬上就組織專家稽核。”

“還有,申請的金額有點兒多,超過一百萬都要上頭稽核。希望紅衛同志能夠理解一下吧。”

等張紅衛和田建勳走後,宋立功馬上就組織了部裡的專家對張紅衛的這個課題申請報告做了評估稽核。

專家們認真地看了張紅衛寫的這個課題申請報告,結果他們驚奇地發現,這個申請寫得太全面了。

把晶片所需各種材料以及製備的工業方法都簡略地概述了一下。

然後就是晶片製造所需要的重要的工業裝置比如光刻機、刻蝕機、封裝機等,申請報告裡都有明確的工業自動化升級的方案。

這個報告寫得可謂是雄心勃勃。

而且,給人一種感覺:按照這個報告如果放手讓張紅衛去做,他可以做成功。

宋立功在專家們稽核完畢之後,開了個會。

在會上,這些專家各抒己見。

絕大多數專家都認為,張紅衛的這個申請報告太過野心勃勃。

大家都覺得,要想搞定這個大專案,沒有十年是不行的。

而且,他們都覺得,張紅衛說的不用外匯,只耗資1億軟妹幣的經費,這個也是不靠譜的。

因為,晶片產業鏈很多的材料、技術,國內都是沒有的。

必須得從國外進口一大批的裝置。

比如,製造純淨矽的裝置,國內就沒有。

國內造晶片矽基基材,基本上都是土法,產能低,而且矽片的純度也不太夠。

還有單晶爐啥的,國內現在也是沒有的。

這些裝置全靠本國研發,那得搞到猴年馬月去呀?

而張紅衛竟然在課題申請裡說什麼要在一年內搞定全套晶片產業鏈的現代化升級?

這簡直就是開玩笑。

李樹軍是四機部下屬電子研究所的所長。

李樹軍在會上反對的聲音最大。

李樹軍說:“晶片產業鏈現代化不是小孩子過家家,你說來個科研大會戰,馬上就能成了!這根本就不太現實!”

“宋部你一定要當點心,別被這孩子給拖進一個大坑裡去。”

“他張紅衛不就寫過幾篇理論文章嗎?不就考了個全國高考狀元嗎?”

“這孩子他或許比較聰明,但是,這麼大個膽擔子,他竟然主動提出來要去擔當,有點兒可笑了!”

“他身板太瘦弱,這個擔子,他根本就擔不起來!”

宋立功微笑著問李樹軍:“樹軍同志,關於晶片產業鏈科研突破計劃,那你有什麼想法呢?”

李樹軍說:“我的想法是,不要急,突破需要一點點地實現,需要經年累月的時間。”

“如果真的想要搞晶片全產業鏈的科研會戰,我們電子研究所願意承擔這個重任。”

“做一個二十年的計劃,把任務分解下去,咱們慢慢來,將來一定可以趕上國際先進水平。”

宋立功沉默了一下,說道:“你說得也是有道理的。”

“不過,張紅衛這個年輕人還是很了不得的。”

“他這個課題申請報告也是很有水平的。”

“咱們不能打擊年輕人的積極性嘛!”

李樹軍說:“要不,您就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把張紅衛給調到電子研究所來,咱們好好培養一下他。”

“他現在根本就不具備紮實的專業素質。”

“搞科研,不是靠著一腔熱血就能成事兒的。”

宋立功笑了笑說道:“我跟張紅衛再談談再說吧。”

“不過,我倒是覺得,張紅衛的專業素養也是不低的。”

“他研究出來的鴻蒙晶片設計語言,那真的是天才的想象。他真的是個難得的人才。”

李樹軍說:“他那個語言,我瞭解了一下,我覺得也就一般般吧,都還沒有被全面證明過呢。這也說明不了什麼嘛!”

宋立功說:“他用這個語言可是已經設計了好幾款晶片了,他設計的晶片也已經被造了出來,且已經被證明是非常有用的。”

“樹軍同志再好好地研究一下鴻蒙晶片設計語言,這個工具真的十分了得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