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狂飆:從小兵到軍工巨擘

第89章 要搞就搞碾壓式的領先【求全訂】

“所以,我希望能夠不再去學枯燥的理論物理,我要把自己將來的研究方向定到應用科技上來。”

“郭老師,您支援我嗎?”

郭明看一眼黑著臉站在一旁的邱竹賢,他心裡明鏡一般:這個少年天才要被拐跑了。

郭明有點兒尷尬:“咳咳!這個,需要你自己考慮,此外,謝延波同學,你將來學成了的話,還是回來母校效力吧,開創一個本校應用電子專業的新時代,在咱們校史上寫下濃重的一筆!”

謝延波一臉認真地說:“郭老師,這就不對了,都是為國效力,在國史上寫下濃重的一筆,不更好嗎?”

“不過,我還是希望能夠在母校完成本科學業。”

邱竹賢聽了這句,鬆了口氣。

他趕緊笑著說:“延波啊,你學有餘力,腦子也夠聰明,既然你對電子專業有興趣,那就今後讀電子系吧,這樣你可以一邊在張紅衛的實驗室工作,一邊學業也不至於耽擱了。”

“要說,張紅衛現在其實也仍然是北大的學生,他和學校商定的是:平日裡不上課,只參加學校的期末考試。”

“你也可以這麼做。”

邱竹賢現在想的是,如果學生執意要走,那就成全他!

龍科大這學校的胸懷還是非常寬廣的。

謝延波很高興,他點點頭說:“謝謝校長。那我改寫電子吧。”

就這麼地,張紅衛改變了謝延波的命運。

按照前世的歷史發展軌跡,謝延波最後的下場是很令人惋惜的:他最後精神失常,幾近崩潰,最後還是龍科大到猶撒去將他接了回去,還給了他一個教師的職位,讓他教授物理。

其實,縱觀龍科大少年班的學生們,成為時代巨擘的少之又少,絕大多數只能用小有成就來形容。

他們中有很多人都去了猶撒國,但在那兒也只是個普通人罷了。

……

張紅衛在考試成績出來之後,當即就行動起來,他除了讓人給龍科大傳真了個邀請謝延波加盟的通知外,還親自去找了求伯均。

求伯均來這兒參加選拔考試也是相當偶然的一個事情。

他在故鄉的高中,一向頂著個少年天才的名頭。

年齡很小,但成績出類拔萃,尤其是數學,幾乎每次都是考滿分。

當地接到選拔通知之後,就想要讓求伯均去試一試。

他家人一聽說如果能選上的話,不僅可以直接上大學,甚至還可以有一份工資,於是就十分的心動。

就這麼地,求伯均被帶到了京城參加考試。

不過,帶他到京城參加考試的當地相關部門的人瞭解到參加考試的都是些什麼人之後,基本上都沒抱什麼希望。

因為,高手太多了。

一個來自小地方的孩子,按理說脫穎而出的希望不會太大。

所以,考完之後,他們就準備打道回府了。

火車票都已經買好,正準備提著行李出門,張紅衛正巧趕了過來。

求伯均看見張紅衛很是激動。

“張老師好!”他微微躬身問好。

他隱隱覺得可能有好事要發生。

所以,心跳得有些厲害。

張紅衛笑著說:“你好,伯均,你們這是打算離開了嗎?”

帶求伯均來的幹部叫於建忠,他笑著說:“考完了,我們想著,留在這裡還要花錢,不如回去。”

“伯均馬上就要高三,學習任務挺重的。”

張紅衛說:“伯均這孩子這次考試成績挺優秀的,得了84分。我找他聊一聊,看看他是什麼想法。”

於建忠大喜過望:“呀!考得真不少呢。”

“伯均考完之後和我說,他感覺考得不太好,我還以為會很差呢。”

張紅衛含笑說:“主要是題出得活,就算是答出來了,也不確定能對。”

“伯均啊,這次考試可是涉及到了不少的高等數學的內容呢!”

“你自學過高等數學嗎?”

求伯均有點兒侷促地說:“我老師是南大數學系畢業的,他說我數學天賦不錯,借給我一些書讓我自己看看,開拓一下知識面。”

張紅衛點點頭說:“你自學能力很強,數學天賦的確是挺高的。”

“今年是高二了對嗎?高中的數學你已經學完了嗎?”

求伯均說:“是的。”

張紅衛問:“你打算報考哪一所大學哪個專業?”

求伯均說:“暫時還沒有目標。”

“不過專業的話,跟數學相關的就行。”

張紅衛說:“想上北大嗎?”

求伯均搖頭:“沒想過,離家有點兒太遠了。”

現在的求伯均,還是有點兒孩子心性。關鍵是,他明年報考的國科大,距離他的家鄉也挺遠的啊。求伯均對北大是不是有什麼成見呢?

張紅衛微微一笑說道:“好男兒志在四方,要想幹一番大事業,還是要有胸懷天下的豪氣。”

“伯均啊,你是個人才,我是很真誠地希望能夠邀請你加入我的科研團隊。”

“先說明一點,你如果同意加入,那你就要來京城,你的意向如何?”

求伯均問了一句:“真的有錢發,是嗎?”

張紅衛笑了,這孩子,惦記著賺錢呢。

他點點頭說:“是的,會有一份補助,每天3塊錢,包食宿。”

求伯均一聽,馬上點點頭說道:“我願意。”

“我就想幫家裡賺些錢。”

張紅衛說:“賺錢沒有問題的。”

“但是,文憑還是要拿一張的吧?”

“清北讓你任選一個,你選哪個?”

求伯均說:“老師你想讓我選哪個?”

張紅衛說:“那我希望你選北大,因為咱們的實驗室就在北大里面。”

“我也是北大的學生,咱們可以當校友。”

“總之,學習工作可以兩不誤。”

“你看呢?”

求伯均眼睛一亮:“哦,哦!我都差點忘了,張老師您也是北大的。”

“那您說什麼,我就聽什麼。”

張紅衛點頭道:“那成,就這麼說定了吧。”

“伯均啊,你看,你是回家一趟安排一下,還是直接就留下來開始準備投入工作?”

求伯均想了一下,說:“回家的路挺遠的,坐火車需要一天一夜。”

“我直接留下來吧。”

“張老師,這麼說,我不用再回去上高中了?”

張紅衛點點頭,說:“是的,不用了。”

“你先跟著我搞研究,明年,直接安排你讀北大。”

“你看可好?”

求伯均心裡還有點兒沒底:“可是,我好像什麼都不會。”

張紅衛擺擺手說:“問題不大,聰明人的話,學什麼都可以快速上手。”

“不還有我呢嗎?我教你!”

求伯均很感激地說:“謝謝張老師。”

求伯均就被暫時安排在了北大的學生宿舍裡。

張紅衛很快就又得到一個好訊息:謝延波也已經同意加入他的科研團隊。

接下來的幾天,就是真正把團隊給組建了起來。

王志也說到做到,他的關係還留在電子部,他直接到張紅衛的實驗室幫忙了。

不得不說,王志的組織協調管理能力還是非常不錯的。

那麼一個龐大的科研團隊,他協調管理得井井有條。

到了1979年的3月底,張紅衛的晶片產業現代化自動化科研團隊正式開始投入到緊張的研究工作中去。

張紅衛把晶片產業鏈的所有有待改進突破的工序給細分成了數百個小的研究專案。

基本上每個小團隊負責一個專案。

當然,在投入研究之前,張紅衛已經是把他自己編寫的那一系列的關於晶片的教材都發放到了每個人的手裡,並通講了一遍兒。

他講得很快,因為大家都是聰明人,都已經自學過,差不多都能理解個差不多透徹。

只有少量的難點,只要點撥一下,也就差不多了。

而細分並分發下來的科研專案,張紅衛也都跟每個小組仔細地溝透過,將其中的要點和方法也都點撥了一下。

張紅衛自己主抓的是DUV光刻機這一塊。

DUV採用的是深紫外光源,其波長大概在193奈米左右,採用的是凸透鏡成像原理,透過複雜的光路折射,將掩膜版上的圖形縮小投放到矽片上,再經過複雜的工序,製造出奈米級的晶片。

DUV可以輕鬆把晶片製程給搞進奈米級。

而現在的晶片製程,還在微米級。

張紅衛想的是時間緊迫,他絕對不能按部就班地在晶片科技領域一點點突破,那是絕對不行的。

要搞,那就來個碾壓級別的領先。

造出奈米級晶片,並可以投入量產之後,那龍國的導彈、衛星、飛機、火炮效能都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龍國的微型電腦以及其他電器產品,同樣可以來個質的飛躍。

同樣的,機械裝置也將可以更快速地進入到數控化自動化的階段。

高精密的數控機床對於工業發展太重要了。

沒有五軸數控,壓根就造不出精密度極高的零部件,自然也就在裝置質量上跟蜥方有了巨大的代差。

所以,要搞,那就來個碾壓蜥方的壯舉!

前世的時候,阿斯麥的總裁曾經不止一次地說過:就算是把圖紙給了龍國人,龍國也造不出複雜的光刻機裝置。

但同樣是這人,後來看到龍國在光刻機方面不斷大量投入,不斷取得突破,就又改口說什麼“龍國有14億人,聰明人很多,他們能想到我們未想到的解決方案,出口管制只會迫使他們提升創新能力”,到最後他就開始指責龍國研發光刻機是在破壞全球化分工了。

其實吧,光刻機雖然有難度,但前世的21世紀20年代,主要的難度就是專利壁壘!

而現在,專利壁壘是沒有的!

在張紅衛面前的可以說是一片的坦途。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