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世時沒能得到神父祝福,囑咐我將其放在棺木上,希望獲得主的庇護。我一度以為它被盜丟失了,沒想到又在整平墳土時發現了它,就在旁邊淺土下。
“我想這或許也是種啟示,他也想自己的作品與修道院一起獲得新生,而不是深埋地下。”
“可是……他不是希望這塊飾板保護棺木嗎?”坎瑟修士沒看到庫普猛使眼色,還想推辭一下。
“沒關係,兩位修士已經幫忙做了禱告祈福,他不再需要一塊死物來保護自己了。”
話說到這份上,再拒絕似乎就有點看不起人了。
一行人順勢收下飾板,離開了石匠家,剝開纏得格外嚴實的稻草,檢視這份禮物。
一塊看起來相當華麗的飾板,淺金色石灰岩材質,整體呈長方形。
顯然老石匠用所知最精緻的方式使用了這塊石料。連續纏繞的葡萄藤構成了邊框,其中夾雜了細緻雕刻的玫瑰花瓣、常春藤葉。
每隔一段就有微縮的鳥獸藏在葉片間,口銜掛有果實的枝條、或仰頭鳴叫。
文字飾面微微拋光,顯出金屬般的反射質感,上面鐫刻的應該就是那位神父所贈經文。
內容簡短、僅僅幾段,卻不是祈福或請求庇護的內容,反而是個小故事。
講的是位戰無不勝的騎士。某日,旁人告訴他,某處有龍存在,於是他便動身前往,誓要屠龍。
騎士尋遍村莊、穿過森林、爬上高山,始終看不見龍的身影。每當他詢問遇到的人,他們都說:我們見過,祂曾在這裡,今天祂依然在這裡。
有位先知將交給他,那書沒有標題、也沒有章數,只一頁頁地向後翻。
他讀第一頁,聽見龍的聲音,滾滾如雷鳴,震耳欲聾。
他讀第二頁,見到龍的輪廓,龐大如山嶽,不可戰勝。
他讀第三頁,摸到龍的鱗片,光滑如鏡面,照見他的面目。
可每讀一頁,便忘了前一頁。騎士晝夜苦讀不休,一頁接著一頁,直到看過整條龍模樣,卻不記得龍從何而來、亦不知祂去了哪裡。
許久之後,又一位騎士來到此地,詢問龍之所在。
眾人皆看向來者,說道:我們都見過祂,龍昨日尚在此地,今晨已化作一騎士模樣。
“……”
文字樸實不加修飾,確是聖典風格無誤,庫普讀來也沒什麼閱讀障礙。
直覺證明這就是一塊正常的石頭,雕刻尤其精美,沒什麼不該出現在現世的成分,只有文字帶來了些許異樣感。
他畢竟不是神學家,還是該諮詢下專業人士。
“講的什麼意思?”
“不,這不是聖典故事,也沒在其它典籍裡看過,但似乎很有意思……”
坎瑟修士有點見識不足的羞赧,伸手想拿來仔細研究一番。
庫普躲開他的手,把飾板翻了個面、避開眾人視線,重新裹上麥稈。
“東西送回修道院吧,包好些,中途不要開啟。至於我們,繼續找,克拉夫特先生要的絕對不止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