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他抬起頭,若有所思地望著殿頂的星圖,靜心凝神,眼中視野也在不停拉近。
直到整幅星圖充塞在他的視野中,心神沉寂,諸念放空,將神念精神延伸了出去,氣機相通。
驀然,蘇銘氣息一住,瞳孔劇震,眼中星圖竟是直接倒映在他的識海之中。
久久未曾變動的崑崙鏡殘片竟是散發出淡淡熒光,大殿頂上散發青黃光線的圓形石頭光線落在他身上,竟是被崑崙鏡殘片吸收了。
剎那間,蘇銘眼中精光前所未有的明亮,如日月光照天地,一縷莫名的氣機從崑崙鏡殘片中溢位,遊走在他的四肢五骸,洗煉身軀。
……
殿外,地火翻湧,水下,怪魚鰲蝦們發了瘋似的啃食魔龍的血肉,殿內,眾人皆似入定老僧,身上氣息變幻不定。
也不知過去多久,終於有人醒了。
寂靜無聲的石殿內,有人長長的吐了一口氣,這口氣綿長無盡,如奔騰大江,浩浩蕩蕩,足足呼了幾近常人百息的功夫,凝作一縷氤氳之氣,如一條雲龍在口鼻間翻滾遊騰。
直到氣息吐罷,這人方才將那白氣含進口舌,吞入腹中,渾身上下登時溢位一抹神異光華,皮肉晶瑩,筋骨生輝,仿似脫離了肉體凡胎。
而這人,居然是徐子陵,不知何時,他參悟完了篆字中蘊含的天道,竟然將戰神圖錄也參悟了。
蘇銘散出一縷意識,察覺到徐子陵身上的變化,滿意的點點頭,有了戰神圖錄,他的大宗師之路算是穩了,甚至破碎虛空也不是不可能。
繼徐子陵之後,石之軒參悟戰神圖錄,身上也出現了異象,他體內魔氣浩蕩溢位,在周身流轉,最後凝聚在臉上,卻只有半張臉,一張臉漆黑陰森,一張臉神聖慈悲。
膨脹的魔氣逐漸收縮,甚至將他斑白的長髮也渲染了,半邊漆黑,半邊慘白,十分迥異。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身上的魔氣越來越淡,漆黑的面容和森白的長髮緩緩恢復,變成了原來的模樣。
這時,石之軒才緩緩睜開雙眼,周身氣質大變,少了幾分邪異,多了些許慈悲神聖,陰陽易轉,生死輪迴,佛魔變幻。
他在佛門當了幾十年和尚,佛法精湛,比許多佛門高僧還要厲害,佛魔之間,一體兩面,他終於有所感悟,在生死之道上更進一步。
只要是參悟戰神圖錄的人,皆盡有所得,這才是名副其實的四大奇書,相比之下,慈航劍典算什麼臭魚爛蝦。
就在此時,宋缺立在那行篆字前,靜靜地不動,可身上卻漸漸散發著一股淡漠超然的氣息,好像整個人越來越高,越來越蒼茫,有種天道的感覺。
下一瞬,宋缺身上氣質再變,變成了一柄鋒銳的刀,這柄刀無情無義,平等的對待刀下每一個生物,宛若代天的刑罰。
連蘇銘也從他身上感受到了危險的感覺,這是之前所沒有的,更意味著宋缺的天刀終於成了。
凡人參悟天道,如盲人摸象,只能見到片面,宋缺稱帝之後,境界更上一層樓,但天道實在是太高,太遠了,他只能參悟到些許皮毛。
如今,在這戰神殿內,他觸碰到了天道的意蘊,即便只是很微小的一縷,但也足以發生質的改變。
這時,蘇銘開始思考關於破碎虛空的道路。
在黃系武俠世界當中,武者達到類似煉神還虛大成的境界後,心境和修為圓滿,就能嘗試“破碎虛空”,開啟仙門,離開原本的世界。
但破碎虛空不僅要求實力,更需要機緣,大概有三種辦法。
第一種,兩個勢均力敵的對手交戰,在戰鬥中完成精氣神的蛻變,步步攀升。如燕飛助孫恩開啟“仙門”,至陰、至陽兩種截然相反的元力交擊相激,進而開啟仙門,還有龐斑與浪翻雲一戰,雙雙破碎。
第二種,自己一個人獨自踏入破碎如慈航靜齋的坐死關、八師巴手結蓮花印的圓寂、蒙赤行的悄然坐化,無上宗師令東來在十絕關悄然消逝、傳鷹躍馬橫空。
第三種,破碎的時候略有異象,例如龐斑,一團電芒在他身上無聲無息地爆射開來,他即消失不見。
現在,蘇銘已經隱隱感受到自己的武功已經走到了大宗師的盡頭,只要與宋缺一場大戰,便能兩人破碎離開。
這不是猜測,而是源自於武者的直覺。
但他不會貿然嘗試進入“仙門”,只因那定是有去無回,還很可能毀去肉身。
他不敢賭,廣成子這樣的人物尚且留下了遺骸金身,而且,誰也不知道仙門背後是什麼,萬一是有人設下埋伏,抓捕世界天驕,那豈不是完了。
就像“蛛天帝”“蛙天驕”一樣。
見其他眾人還在參悟,蘇銘來到戰神殿外,走下臺階。
臺階的盡頭,有一隻長丈餘高八尺的大石龜,伏在石階的最底處,似是剛要離水上岸,後腳還浸在水裡,昂首朝向高高在上的正門,造型雄渾有力,巧奪天工。
石龜背上隱現圖形,佈滿符號圖形,錯綜複雜。
蘇銘來到龜背之上,盤膝坐下,雙眸緊緊盯著那些符文,然而,那些符文在他眼前不斷變動遊離,腦海中嗡鳴一片,恍恍惚惚間,看到一面巨大的龜殼形狀的光幕。
無數錯綜複雜的奇異符號,閃爍著奇異的力量在其腦海中一閃而過。
好似很漫長,又好似一瞬間,然而下一刻他竟然陷入了夢境。
當修行者煉神大成之後,出神入定,不為物境所迷,只要道心不曾倒退或失守,基本上就一直處於存神明性的狀態,根本不會再做夢!
而這龜背上的符文有一種神奇的力量,使得蘇銘的元神與其渾融為一,共同運轉,自然而然的捕捉符文的訊息。
在這樣的夢境之中,他元神的感應能力也會成幾何倍數的放大,這些符文也慢慢呈現出一種玄奇的規律,又時刻在變動,捉摸不定,好似天機變幻,難以悟透。
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各種異象在他腦海不斷呈現,最後交織成一個個原始的符號。
蘇銘心裡驟然浮現出一絲明悟,這不正是先天八卦嗎,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河圖洛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