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子,網際網路上更是炸了鍋。
連蔡坤坤都不得不站出來制止自己的腦殘粉,這是不是表示蔡坤坤允許別人黑自己?
如果他不允許別人黑自己,他第一個該起訴的就應該是自己的老闆。
而那些被蔡坤坤寄過律師函,或者被警告過的博主更是興奮了。
現在有了韓啟作為他們的靠山,他們黑起蔡坤坤更是沒了心理壓力。
要是蔡坤坤再敢警告他們,他們便會嘲笑蔡坤坤,為什麼不敢先去起訴韓啟?
無助的蔡坤坤已經哭暈在廁所。
不過隨著這波流量,網上黑蔡坤坤徹底成為了樂子人們的狂歡。
只要是提及籃球,網友們第一個想到的不再是NBA,而是蔡坤坤。
只要提起雞,網友們都用坤坤來代替。
那個經典動作,也成為了網友們的致愛。
從此半個B站都要靠這個經典動作來養活。
…………
韓啟從中看到了機會,短影片時代已經有了苗頭,自己必須搶佔先機。
只不過現在自己的錢都砸在了共享單車的專案上。
需要先把共享單車這頭豬養肥,然後賣了錢,才能轉身投入到短影片賽道。
於是他把公司各個渠道的錢聚攏起來。
其中包括《你好!李常英》賺到的錢。
蔡坤坤爆火後變現的錢。
幾個歌手開演唱會分成的錢。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每月周邊產品銷售賺的錢。
企鵝影片每個月固定分成的錢……
零零總總加起來又是十個億,全都投入到共享單車的專案。
一下子,韓睿那邊資金充足,一邊穩住一線城市市場的同時,也能一邊佈局三四線城市的市場。
韓啟開始有意無意的透露出自己想要變賣共享單車的股分。
和他作為微信好友的孫中懷第一時間嗅到了商機。
如今的孫中懷已經脫離企鵝影片,進入鵝廠總部,成為了鵝廠總部管理層的重要一員。
他果斷親自給韓啟打電話。
韓啟看到孫中懷的來電,微微一笑。
卻是故意不接,裝作在忙。
畢竟到了他們這個層次的人,電話一時半會打不通實屬正常,如果韓啟有秘書助理的話,孫中懷肯定會打電話聯絡他的秘書助理,因為秘書助理的手機肯定24小時開機。
但。
韓啟偏偏沒有秘書助理。
所以別人想要找韓啟,總是會有聯絡不上的情況。
這個時候,只能給韓啟傳送一條簡訊,然後等著韓啟看到簡訊再回自己的電話。
可是孫中懷給韓啟發了簡訊後,愣是等了一個小時,依舊不見韓啟的回電。
他等得著急。
在自己的辦公室裡踟躕了一下,再次拿起手機給韓啟撥通電話。
這一次,韓啟等了一會,將電話接通。
“孫總,好久沒有聯絡啦,你最近過得怎樣?是有什麼事要找我嗎?”
孫中懷絲毫沒有久久聯絡不上韓啟的怨氣。
甚至說話時,也不見半點等得心急的表現:“承蒙韓總關照,我現在已經高升到了集團總部,韓總最近也是事業高升吧?”
“還好,幸虧有企鵝影片這麼好的合作伙伴,才能讓我公司拍的作品獲得那麼高的收視率。”
“哈哈,這主要還是韓總你們公司拍出來的作品優秀,所謂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我們企鵝影片也是沾了韓總的光。”
雙方就這般商業互吹了好一會兒。
孫中懷故意將話題延伸到韓啟創辦的共享單車專案:“像韓總你這麼優秀的人,連投資的眼光也是卓越過人,你投資的那個共享單車可是令我們整個網際網路科技圈羨慕啊!”
“哪裡哪裡,那都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不小心想到一些別人沒有想到的好點子而已。”
“哈哈,韓總你謙虛了,這種別人想不到的好點子,你可是總能想到啊,這可不算是瞎貓碰上死耗子,而是你的智慧超群!不過……”
孫中懷頓了頓,直接問出自己想問的問題:“韓總你為什麼會想變賣共享單車的股份?”
韓啟知道魚兒已經上了鉤。
鵝廠也是國內少有的幾個能吃得下共享單車這個專案的大金主之一。
他自然願意和鵝廠合作。
他笑著說:“共享單車現在確實很賺錢,但我做投資也是為了變現,而賣東西誰不是在行情火熱的時候賣?”
孫中懷挑眉:“韓總你是覺得共享單車這個專案接下來會有下坡路,所以要趁著現在在最高點賣了它?”
韓啟搖頭:
“我不知道,但是現在國外有一個新專案,叫做打車軟體。”
“按照我國網際網路喜歡抄外國網際網路的習慣來看,我覺得用不了幾個月,國內就會在外賣大戰之後,掀起這種打車軟體大戰。”
“我畢竟不是網際網路行業的人,我對網際網路行業的判斷很模糊。”
“所以我不敢保證,在打車軟體大戰掀起之後,會不會影響到共享單車這個專案。”
“如果會影響到,我在那時再想賣共享單車的股份,可能就很難找到接盤的人了。”
“哪怕找得到接盤的人,對方也會瘋狂壓價。”
“但如果打車軟體大戰影響不到共享單車這個專案,我現在把共享單車的股份賣了也不算虧。”
“因為我完全可以把賣股份的這筆錢轉投到打車軟體這個專案上,甚至我照樣也能比國內的其他公司更早佈局打車軟體的市場。”
孫中懷聽完韓啟的這番話,提出一個疑惑:“可是你和那位老闆不是親兄弟的關係嗎?你賣了股份,他不介意?”
韓啟回答得很坦然:
“我又不是全賣。”
“當然你們要全買也可以,我會做好我弟的思想工作。”
“其實我們已經賺了這麼多錢,真沒有必要再那麼苦那麼累的打拼市場,以後完全可以走投資人的路線躺著賺錢。”
“像我現在,我都有退休的念頭了。”
孫中懷點點頭。
他很認可韓啟的想法,也沒能從中再找到任何破綻。
而且他也不得不佩服韓啟的敏銳。
雖然韓啟不瞭解網際網路市場的細節動態,但對於大體方向的程序預測卻沒有錯。
現在,外國的那個打車軟體Uber已經進入了國內市場。
別說幾個月之後就會掀起打車軟體大戰了。
搞不好下個月就會爆發。
其實很多資本大公司都已經盯上了這塊蛋糕。
只不過打車軟體的國內模式還沒有探索出來,所以很多資本還在伺機而動,想著先讓Uber去蹚渾水。
只要Uber搞出了任何一點苗頭,國內所有資本都會迅速下場。
孫中懷感慨道:“韓總你的判斷確實沒錯,其實現在國內的各大網際網路公司都已經關注到了打車軟體這一塊,現在就等著更多的人下場,一起把這塊蛋糕做大,然後在從中廝殺出一兩個獲勝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