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銳的破空聲撕開寂靜,那物體下墜的速度越來越快,快到空氣都開始發出淒厲的嗚咽。
快到了眾人根本看不清楚這到底是何物。
沖虛道人急忙運功於目,眼中精光暴漲,隱約捕捉到黑線的形狀。
“那似乎是一根鐵條?不,是一把劍!”
話音剛落沒幾秒,黑線已然離地面不遠。
此時,太淵不緊不慢地緩緩伸出右手,掌心朝上,真氣在掌心處如沸騰的江水般吞吐翻湧,噴薄發勁。
那股勁力仿若實質,透過掌面,直直地撕扯著上方三尺處的氣流。
如龍捲扶搖,在方寸之間形成肉眼可見的漩渦。
“呲——“
一聲輕響,黑線穩穩懸停在太淵掌心上方三尺之處。
極動變為極靜。
劍尖朝下,兀自微微顫動。
直到此刻,其他人才終於看清這神秘黑線的真面目——竟是一把木劍。
那木劍在距離太淵右掌心上方三尺之地,緩緩地旋轉著。
劍身周圍的氣流依舊在微微盪漾。
太淵正是憑藉那股螺旋氣流,巧妙地化解了木劍從高空急速墜落的衝擊力。
否則,即便太淵肉身強橫,也絕不敢真的以肉掌去接這把高速墜落的木劍。畢竟他的肉身雖強,但還遠未達到刀槍不入的境界。
全場鴉雀無聲。
武當弟子們何曾見過如此出人意料的取劍手法。
內氣外放,三尺氣牆。
不知是誰先起的頭,人群中突然爆發出一陣壓抑不住的驚歎。
沖虛道人喃喃自語:“今日始知《獨異志》記載所言非虛吶!”
據《獨異志》載,唐朝開元年間,有人裴旻,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漫引手執鞘承之,劍透空而入,觀者千百人,無不涼驚慄。
被拋起數十丈高的劍,竟然能用手持的劍鞘接住,使其直入鞘中,真是劍技絕招。
和太淵剛剛的接劍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且,沖虛道人眼力不是其他弟子能比,他看得最真切——那木劍下墜之力何止千鈞?
太淵卻以精妙到毫巔的真氣操控,在電光火石間化剛為柔。
這份舉重若輕的功夫,已非“武功“二字可以形容。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太淵散去真氣,氣勁消失殆盡,木劍沒有氣流託著,立馬跌入太淵的掌中。
“真人好手段。”
沖虛道人讚道。
無論是真氣透體而出三尺外,還是凌空入手天上劍,都是顯示出這位太淵道長那深厚的能為。
“老道就來領教一下真人的高招。”
只見他走馬如飛,左旋右抽,身子緩緩右轉,左手持劍向上提起,劍身橫於胸前,左右雙掌掌心相對,如抱圓球。
起勢完畢,沖虛道人左手劍緩緩向前劃出,成一弧形,向前點出。
【朝陽劍】。
這一劍蓄勢而出,寒氣逼人,似慢實快,瞬間就逼近了太淵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