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諸天的道士

第14章 意境者——形 神 情 理之統一

可對餘滄海來說,太淵的話不啻於晨鐘暮鼓,字字發人深省。

他一直以來只想著去謀奪《辟邪劍譜》,認為練了辟邪劍法就能夠武功大進,但再大進的武功能夠比得上這位太淵道長施展的劍法嗎?

可他施展的卻是正宗的青城劍法,卻展現出了超強威力。

原來是自己一直沒有領悟到精髓,沒有領悟到劍法當中的意境。

方向有了,餘滄海頓覺前路光明起來,可是意境該如何領悟呢?

心裡想著,同時也問了出來。

“懇請道長指點滄海應該如何領悟意境?餘某定會感激不盡,為道長赴湯蹈火!”

說著,雙腿一彎,就要跪地行禮。

說是識時務者為俊傑也好,說是能屈能伸也罷,餘滄海這一番舉動著實叫人側目。

“道長,不可啊!”林平之見餘滄海如此,大急道,“餘滄海狼子野心,若是學了這等妙法,必定會有更多人遭殃啊!”

面對林平之的指控,餘滄海一言不發。

他知道真正做主的人是誰,他相信如果太淵道長真的做了決定,無論誰說什麼都沒用。

“無妨,餘觀主請起。”太淵莫名的笑道,“其實先賢早有教誨。”

“無非是誠其意,正其心罷了。”

“誠意正心?這不是那些儒家的書生說的話嗎?”林平之早年讀私塾的時候聽塾裡的夫子講過。

“儒家?書生?”餘滄海站起身後疑惑萬分,怎麼又跟文人扯上關係了。

“要感悟意境,必須做到自己的行為標準和道德修養與武功深意附和。比如少林的武功,練到深處必然要精通佛法,從佛法中領悟出相應的意境,不然要麼武功練得不上不下,要麼直接走火入魔。”

“再比如說華山派的《養吾劍法》,取自孟子的‘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浩然正氣,至大至剛。”

“所以要練成這門劍法並領悟劍意,就必須按照儒家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意要真誠、心要純正。正心,指心要端正而不存邪念;誠意,指意必真誠而不自欺。這樣說,餘觀主你明白了嗎?”

餘滄海沒有說話,只是抱拳鄭重地行了一禮。

“道長高風亮節,餘某受教了。”

林平之卻有些不以為然,心中嘟囔道:“說得輕巧,哪有那麼容易?”

在他看來,餘滄海狼子野心,狠毒卑鄙,不可能會有這種心性。

餘滄海則深深吸了一口氣,彷彿下定了什麼決心,鄭重道:“道長今日指點,滄海銘記於心。他日若有所成,必不忘道長之恩。”

太淵擺了擺手,淡淡道:“餘觀主不必如此,路有千萬條,終究要靠自己走,能否走通,最終還得看個人緣法。”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