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家祖是曹操

第235章 道阻且長

“毌丘興身為器部侍郎,朝廷的將作大匠,卻私吞朕發給工匠們的專利錢,最可惡的是他竟然私下與鮮卑人交易,要不是校事府發現的及時,器部新研究的百鍊鋼法就流傳出去了。

到時候鮮卑人拿著百鍊刀,騎著我們送去的戰馬,在邊境砍殺我大魏的子民,而毌丘興卻在家數著沾滿鮮血的銅錢!

朕沒殺他,已經是看在先帝的面子上了。

至於四王叔麼?就更不用說了,這麼多年,他壞就壞在那張嘴上,縱酒無度,誹謗朝廷,而他又是先帝最喜愛的兒子,朕若是再不處置,早晚必釀成大禍。

還有那個南陽太守,若是太平年間,朕也不會處置的這麼狠,可今年開春南陽便發了春汛,他私吞的是百姓的救濟糧,這樣的蛀蟲不除,百姓的心就涼透了!”曹軒的聲音在帳內迴盪,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夏侯淵沉默著,左手不自覺地按住榻沿。

過了良久,夏侯淵方才緩緩仰頭說道:“陛下的苦心,老臣明白了。

可是規矩太嚴,會不會失了人心?”

曹軒輕嘆一聲道:“亂世持續的太久了,許多了都忘記了重塑文明的重要性。”

“老臣知道陛下是想走秦皇漢武那樣的雄主之路,但操之過急恐怕…”

還不待夏侯淵說完,曹軒便打斷了他的話,緩緩說道:“秦統一前,各國文字不同,度量衡各異,百姓往來要帶翻譯,做生意要換貨幣,這叫文明嗎?不,這叫分裂。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卻讓士族壟斷了教育,百姓目不識丁,只能任人宰割,這叫文明嗎?不,這叫愚民。”

炭盆裡的火星濺出來,落在曹軒的龍袍上,他渾然不覺,繼續說道:“朕要做的,是讓文脈歸朝廷,辦官學,讓百姓子弟也能讀書;讓血脈歸律法,宗室犯法與庶民同罪;讓官員歸考核,政績好壞由百姓說了算。

這樣,百姓才會覺得,這天下是他們的天下,而不是士族、宗室、官員的天下。

叔祖,你在陽平關打仗,是為了守住疆土。朕整頓吏治,是為了守住人心。

疆土丟了,尚可奪回;人心丟了,這天下就真的散了。”

聽了這些話,夏侯淵的眼眶忽然有些發熱。

“陛下,是老臣目光短淺,只看到了眼前的安穩,沒看到陛下要立的長久根基。”

曹軒笑了,扶起夏侯淵,給他掖了掖被角道:“叔祖,你安心養傷,等叔祖的傷好了,朕帶你去洛陽看看皇莊裡的孩子,他們認的第一個字,是“國”,不是“私”。”

曹軒拿起披風,準備起身,他知道,重塑文明的路,比陽平關的棧道還難走,會有無數士族唾罵,無數宗室怨恨,無數官員牴觸。

但他不怕,就像當年秦孝公推行商鞅變法,雖千夫所指,卻為後世留下了統一的火種。

“陛下慢行,老臣等著那一天的到來。”賬內傳來了夏侯淵如釋重負的聲音。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