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局勢不同,我們要的不僅是城池土地,更是人心!”
徐晃神色肅穆,抱拳回道:“末將明白!定當嚴申軍紀,讓將士們恪守世子之令!”
曹軒微微點頭,又道:“另外,你挑選些能言善道計程車兵,隨斥候一同前往,若遇百姓,便告知他們:我軍此來,只為城池,不傷百姓分毫。
待戰事結束,願意留下的,可繼續在此安居樂業;想走的,也絕不阻攔。”
“哈哈,世子此計甚是高明啊。”帳外突然傳來了荀攸那熟悉而爽朗的笑聲。
曹軒大喜過望,連忙出帳迎接。
曹軒是和郭嘉一起出發的,而荀攸則留在後方督運糧草,所以方才晚到幾天。
“哈哈,長史來了,這內政之事我就不用操心了。”曹軒緊緊握住荀攸的雙手親熱的說道。
“世子繆讚了。
方才攸在帳外聽聞世子的一番部署,實乃高瞻遠矚啊。
諸葛亮以仁義為餌,妄圖拖延時間,世子卻能將計就計,化被動為主動,不僅有望兵不血刃的拿下新野城,更能借此收復民心,此等謀略,讓攸深感佩服。”荀攸拱手拜道。
“先生所言大體不差,但有一點,先生還是想差了。”
“哦,不知攸錯在何處啊?”荀攸好奇的問道。
曹軒緩緩回道:“那諸葛亮不是以仁義為餌,他是真的愛民如子。”
“世子對諸葛亮的評價如此之高?”
曹軒點了點頭,非常認真的回道:“此人若得遇明主,那將來的成就不可限量。”
“世上既有如此奇才,攸不才,可要好好見識一番…”
待荀攸、徐晃二人離開後,曹軒揉了揉額頭,滿臉疲憊的說道:“姑丈,叔父那裡我就不去了,你替我去一趟吧。
另外你再轉告叔父一句話。”
“何話?”
“雖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但若他再為了一時意氣,使將士們白白枉死,那就休怪我下手無情了。”曹軒冷冷的說道。
“我記下了。”
徐晃出了中軍大帳,便直奔張遼的營帳而去。
此時天色漸暗,營中燈火陸續點亮,映照出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踏入張遼營帳時,只見張遼正對著一幅簡略的襄陽城防圖沉思。
他身著戎裝,披掛未卸,劍眉緊鎖,眼神專注。
聽到腳步聲,張遼抬起頭,見是徐晃,微微起身相迎道:“公明,可是世子又有新的吩咐了?”
徐晃快步上前,還禮後說道:“世子只是又重申了一遍軍令而已。”
“那你覺著世子性子如何?”
“仁愛又不迂腐,強勢又不失謀略,年紀輕輕卻有如此城府和見識,實乃主公之幸,更是天下之幸。”徐晃一臉讚賞的說道。
“公明覺著世子是那個能夠一統天下的人?”
“假以時日,必能成就大業。”
張遼微微頷首,目光深邃地望向帳外,似乎在思索著什麼。
突然他一拳砸在襄陽城防圖上,低聲說道:“為了主公的基業,更為了天下蒼生,此戰我們要速戰速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