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家祖是曹操

第102章 清查土地

三日後,張遼親率五萬大軍進入了新野城,沒有伏兵,也沒有屠殺,一切都顯得那麼有序而平靜。

隨軍出發的陳群甫一進城,便立刻接手了新野的人丁戶冊及田籍,花費了半天時間,方才大致清點完畢。

看著眼前這些厚厚的戶籍卷宗,陳群眉頭微蹙,匆匆來到了張遼的臨時營帳。

“文遠將軍。”陳群進帳後,微微拱手行禮道。

張遼正對著輿圖沉思,聞聲抬起頭來,看到陳群手中的卷宗,目光微凝,緩緩問道:“長文,可是出了什麼狀況?”

“將軍,這新野城的人丁戶冊雖在,但據我觀察,城內人口竟少了近半數,想來是諸葛亮那三日期限內,將大量百姓遷徙走了。

田籍雖在,可不少良田已被荒廢,短期內怕是難以恢復產出。

而且最主要的便是現在留下的人當中,士族居多,這些士族掌握著新野縣大多數土地,他們不走,我們就沒有空餘的土地來安置將士們啊。”陳群低聲回道。

“這是世子決策失誤,怨不得別人。

但現在為時未晚,我們還有補救的辦法。”張遼擺了擺手道。

“請問文遠將軍,有何補救辦法?”

張遼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陳群,笑道:“我張文遠是武將,內政之事應該由你們這些文臣來出謀劃策。

長文,你心思縝密,又對這戶籍田籍之事較為熟悉,不妨就由你來上報世子處理此事吧。”

“多謝將軍成全,陳群遵命。”陳群大喜過望道。

這對於陳群來說,可以說是一個證明自己的好機會啊。

此次出征,陳群也看出來了,曹軒和曹操有著大大的不同,曹操是在刀山火海中走出來的,他見慣了民間疾苦,深知士族的力量,故而手段多有強硬狠辣之處,為達目的有時不惜犧牲一些百姓的利益。

而曹軒雖年紀尚輕,卻心懷仁愛,更看重民心的歸附,試圖走出一條與祖父不同的路…

曹軒是在來新野的路上收到陳群的急報的。

曹軒猛灌了一口水,緩緩開啟急報,目光掃過紙上文字,知曉了新野城如今的困境:百姓流失、糧食短缺、田地荒蕪。

“哎,這諸葛亮,當真棘手啊。”曹軒苦笑一聲道。

此時在其身後傳來了郭嘉那慵懶的聲音:“怎麼了?世子?遇到麻煩了。”

“咱們中了諸葛亮的計了,人家給咱們留下了半座空城。”

“什麼叫半座空城?”郭嘉好奇的問道。

“百姓們都被他帶走了,卻留下了那些掌握新野大量土地計程車族們,所以現在咱們是人財兩失啊。”曹軒輕嘆一聲道。

聞聽此言,郭嘉忽然低聲笑出聲來:“世子莫憂,諸葛亮帶走了百姓的身,卻留下了士族的心,這些紮根新野數十年的老狐狸,才是真正的“人財”。”

“軍師是想讓我與士族合作?”曹軒皺著眉頭問道。

“當年高祖入關中,約法三章便收盡民心,靠的是什麼?

是讓關中百姓們知道,跟著他劉邦,比跟著項羽更划算。

如今咱們若能讓新野士族覺得,曹世子治下的土地,比劉備手中的仁義更能護住他們的田莊宅院,何愁百姓不回流?何愁糧草無著落?”郭嘉壓低聲音說道。

“可這豈不就是走老路麼?將士們的土地從哪裡來?那些無地的百姓還是無地啊?我們來此還有何意義?”曹軒不悅的回道。

“世子,嘉知道你志向宏大,但現在還不到時候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