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和諸葛亮不負曹軒之望,僅僅五日,便率領十萬大軍殺到了定軍山。
不僅如此,他們還給曹軒帶來了一份重禮。
看著眼前跪在地上請罪的鐘繇,曹軒不禁擺了擺手道:“此事朕就不治罪了,你能活著從諸葛亮和周瑜二人手中跑出來,已是萬幸了。”
“陛下,是臣無能,中了周瑜那奸賊的反間計,丟了南鄭,損兵折將數萬。”鍾繇羞愧的回道。
“無妨,反正損失得都是張魯的降軍,只要咱們大魏主力還在,就是再來十個周瑜朕也不懼。
只是此戰確實是有傷士氣,先生,不知你有何辦法挽回我軍士氣?”曹軒轉頭看向賈詡緩緩問道。
賈詡笑著搖了搖頭道:“陛下當初派鍾公留守南鄭本就不算一步好棋?”
曹軒乾笑兩聲道:“朕當初也是一時糊塗,本想用南鄭城遲緩一下孫劉聯軍的進軍速度,沒成想…”
“南鄭城高池深,原是塊好棋,只是錯在讓鍾公獨守。
鍾公是文臣,擅長撫民安邦,卻不擅臨陣應變,周瑜正是算準了這點,才用反間計逼得降軍譁變。”
鍾繇的臉漲得通紅,拱手回道:“賈公說得是,臣罪該萬死。”
“罪不至死。
丟了南鄭,正好讓孫劉聯軍以為我軍元氣大傷,放鬆警惕;而降軍折損,反倒去了塊心腹之患,那些人本就首鼠兩端,留著遲早是禍。
陛下若想提振士氣,只需一場勝仗,一場讓全軍都看見“孫劉聯軍不過如此”的勝仗。”賈詡忽然話鋒一轉道。
曹軒點了點頭道:“先生所言甚是。
那先生覺著我軍該從何處下手呢?”
賈詡來到輿圖前,手指重重一指道:“降山便是我軍的首勝之地,孫劉三家聯軍雖然人數有十五萬餘人,但卻各自紮營互相防備,而劉璋的益州兵正駐紮在降山,三者取其弱者,可大勝矣。”
“益州軍的主帥乃是張任,此人是劉璋手下第一大將,智勇雙全,也不是一個輕易可以對付的人物啊。”曹洪朗聲說道。
“非也、非也。”賈詡故作高深的回道。
就在眾將一頭霧水的情況下,曹軒當即下令道:“就這麼定了,明晚夜襲降山,先解決了劉璋這五萬益州兵,朕再慢慢的和周瑜、劉備耗。”
雖說許多人還是感覺一頭霧水,但如今軍令已下,只好拱手回道:“諾,陛下。”
張任雖強,但卻無法與諸葛亮、周瑜這二人相提並論,再說張任的副將是李嚴,而李嚴又是劉曄的大舅子,有這麼一個人在,曹軒想輸都難。
此時與定軍山只有一江之隔的天蕩山上,劉備拖著病體,剛剛送走了前來探望的周瑜。
“主公,要不您還是先回南鄭養病吧,曹軒現在打定主意是跟咱們耗下去了,糧草、兵力他都佔著先手,這僵局一時半會兒解不開的。
您何苦在這山坳裡陪著他耗?”諸葛亮滿臉擔憂的說道。
劉備扶著崖邊的老松,劇烈地咳嗽起來,帕子捂在嘴邊,出現了一絲猩紅。
“孔明啊,你看對岸那片燈火。”劉備緩過氣,將染血的帕子悄悄塞進袖中,緩緩說道。
諸葛亮順著他的目光望去,定軍山的輪廓在暮色裡像頭蟄伏的巨獸,山腰處的魏軍營地燈火連成一片,沿著山脊蜿蜒,宛如一條巨龍纏在山上。
“主公,昨日細作回報,曹軒從陽平關調來了新糧,足夠支撐三個月。”諸葛亮低聲回道。
“三個月…曹軒想耗,我便陪他耗,剛才周瑜的話你應該也聽見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