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風流

第411章 三百步外,三箭射掉敵軍帥旗?這還是人嗎?

這還是人嗎?

不對,這是人能做到的事情嗎?

項羽復生,呂布在世,恐怕也不過如此了吧?

可現在,這種只存在於傳說之中的箭術,竟然就這麼出現在了他們眼前?

“弟兄們,隨我殺,活擒高延壽,活剮高慧真!”

薛仁貴顧不上其他,見敵方帥旗已落,當即一馬當先的衝了上去。

眾唐軍渾身一個激靈,回過神來。

頓時就嗷嗷怪叫著跟著衝了上去。

他們太激動了,真的太激動了,他們的將軍,簡直不是人,是神。

三百步開外,三箭射掉敵軍帥旗,這樣的舉動,註定要被載入史冊。

同一時間,回過神來的高延壽則是徹底陷入了絕望。

因為,帥旗沒了,本就混亂的大營,必定如無頭蒼蠅一般,開始持續的大潰敗。

事實也正如他所猜想的那般。

隨著帥旗的墜落,無數還在廝殺之中高句麗士卒,便瞬間失去了主心骨。

“大帥死了,逃啊!”

“大帥死了,快跑。”

“大帥都死了,我們還打什麼,投降了!”

“別殺我,我投降,投降了!”

頃刻之間,數萬人的大營兵敗如山倒,無數的高句麗士卒四散而逃,也有無數的高句麗士卒跪地投降。

至於高延壽,則是已經滿臉絕望的癱倒下去,沒了半分準備逃走的意思。

反正,葬送了數萬大軍,他就算逃走,也是被淵蓋蘇文千刀萬剮的下場。

倒不如降了唐軍,起碼還能撿回一條性命。

而護在他周圍的高句麗士卒,見高延壽都已經放棄了抵抗,面面相覷一陣後,也放下了武器。

最終,高延壽成功被薛仁貴活擒。

他哈哈大笑幾聲,將高延壽綁在旗杆上,帶著數百名唐軍將士,大搖大擺的下了山,回到了營地之中。

至於高慧真部的殘兵,連高延壽的主力都敗了,高慧真也就不足為懼了。

事實也是如此。

當他扛著被綁在旗杆上的高延壽回到營地之時,高慧真也率領殘部下了山,向李道宗獻上了兵符璽印,正式請降。

至此,高句麗作為底牌的十五萬大軍,也正式折戟沉沙,敗於唐軍之手。

“哈哈哈哈~”

大營之中,大勝而歸的李世民笑聲響徹天際。

他親自上前,為投降的高延壽與高慧真二人鬆綁。

面對李世民的寬仁,兩人羞愧至極,還不等李世民開口,便主動提出,願去安市城下,勸降安市城守軍。

對此,李世民也是欣然應允。

只不過,現在天色已晚,勸降之事也不著急。

相比之下,還是犒賞全軍最為重要。

畢竟,這次唐軍總共出動的軍隊,也就只有七萬人不到,餘下五萬人,依舊在安市城下與楊萬春對峙。

以七萬人主動進攻,並在短短一天之內,擊敗兩倍於己方的敵軍。

如此大勝,自然要好好慶祝。

所以,李世民大手一揮,便直接下達了連開三日慶功宴的命令。

大營之中,燈火通明,數萬將士載歌載舞。

而要說其中最大的功臣,則非薛仁貴莫屬。

僅帶三百餘人,便衝進數萬人的敵陣,最終更是三箭射掉敵軍帥旗,活擒地方主將。

這樣的功勞,說是東征高句麗第一功也不為過。

畢竟,截至目前為止,大唐進入高句麗境內之後所經歷的戰事規模,還沒有一場能與今日相比。

至於戰果,更是遠遠不及今日。

因此,薛仁貴今夜,可謂是成了真正的明星人物。

不僅是一眾老將紛紛拉著薛仁貴灌酒,就連李世民都親自上前,拍著他的肩膀,直誇他是秦瓊第二。

不遠處,柴令武和高侃,裴行儉三人相對而坐。

望著薛仁貴風光的樣子,裴行儉頗有些酸溜溜地開口道:“今日一戰過後,薛兄算是徹底邁入名將的行列了。”

聽見裴行儉這話,高侃也是忍不住心頭有些羨慕。

想他們三人,當初都是跟著柴令武一塊兒在營州嶄露頭角的。

但東征徵到現在,薛仁貴已然大放異彩,而他們兩人的戰績卻是平平。

要說不羨慕,那肯定是假的。

柴令武靜靜的啃著一塊羊排,聽著兩人言語之中的羨慕質疑,不由得笑了笑。

隨即,他笑著搖頭道:“薛禮年長你們幾歲,比你們先出名幾年,也是正常的,何況你二人的武藝,比起薛禮確實差了不止一籌。”

頓了頓,他接著說道:“所以,你二人若想達成薛禮的成就,乃至於後來者居上,光靠武藝,肯定是沒希望的了,最終還是得靠腦子,靠智慧。”

聽見柴令武說他們二人武藝差了薛禮不止一籌,高侃與裴行儉心中頓時有些不忿。

可認真思量一下,兩人也沒法反駁。

畢竟,柴令武說的是事實。

他們三人之中,薛禮的個人武藝,的確是斷層式領先。

甚至別說在他們三人之中,薛禮的武藝,就算放眼整個大唐,恐怕也唯有當初的威震天下的秦瓊秦叔寶能穩勝他一頭。

至於其他人,如尉遲恭,程咬金,蘇定方等猛將,只怕都不敢斷言能壓著薛仁貴打。

沒辦法,這就是天賦。

說起來,高侃也算是軍中少見的猛將了。

他當年在營州創下的率二十騎襲營奪糧的記錄,至今仍為營州百姓傳唱。

高侃與二十勇士之名,更是幾乎成為了營州的一張名片。

但事實就是,他若真和薛仁貴硬拼,在雙方都用全力的情況下,他撐不過半個時辰,就會慘敗。

就算再加上裴行儉,兩人也就勉強能和薛仁貴戰個平手。

或許再加個柴令武,三人能佔據一絲上風,但想要取勝,只怕也很難。

一想到薛禮那變態的武藝和力量,兩人就忍不住齊齊嘆了口氣。

聽見兩人的嘆氣聲,柴令武本能的想要安慰。

但話到嘴邊,還是又咽了回去。

裴行儉現在的年紀也不小了,已經過了需要他安慰的時候。

早點讓他感受一下現實的殘酷,也是一件好事。

再者,裴行儉將來的成就,也未必就會比薛禮要弱,總歸還是得許多年後,才能蓋棺定論。

且隨他吧!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