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的慶功宴開了三日,這三日時間,薛仁貴也徹底成為了大唐軍中的明星人物。
尤其是在全軍將士的傳唱聲中,更是儼然已經成了大唐軍界冉冉升起的一顆將星。
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光環總是會褪去,擺在眼下更現實的問題,還是眼前固若金湯的安市城。
第四日清晨,得到了李世民熱情款待的高慧真與高延壽,終於尋到了表現自己的機會,便是去安市城前勸降楊萬春。
但很可惜的是,對於兩人言辭懇切的勸說,楊萬春非但沒有半點動搖。
更是直接命城中弓箭手回敬了兩人一陣箭雨,若非唐軍保護得力,恐怕今日兩人就回不來了。
只不過,等到兩人氣急敗壞的回到唐軍大營時,看見的,卻是唐軍蓄勢待發的一幕。
顯然,唐軍壓根就沒把希望放在兩人身上。
於是,不出意外的,一場大戰來臨了。
這一戰,唐軍足足出動了兩萬人攻城,餘下的大軍,雖未參與攻城,但同樣在一旁掠陣。
軍中還完好的火炮,更是被全部拉上了前線。
將近五百門火炮,每一次開炮,都造成了世界末日來臨一般的景象。
除此之外,唐軍更是將餘下的火藥包都壘在了安市城的城牆之下。
數十萬斤火藥壘起的高度,足足堪與城池齊平。
再然後,就是沒什麼懸念的升起了一股巨大的蘑菇雲。
大地震了三下,揚起的塵土與濃煙覆蓋了方圓數里的範圍。
而等到濃煙散去之後,半個山頭,已經被夷為了平地,原本安市城固若金湯的城牆,更是不翼而飛,只在原地留下了一堆碎石。
“殺啊~”
唐軍將士化身惡狼,如海潮一般湧進了安市城中。
城內,依舊還有少量的高句麗士卒在抵抗。
只不過,相比如狼似虎的唐軍士卒,高句麗士卒的抵抗,就顯得那麼微不足道,甚至,連一絲悲壯的情緒,都讓人感受不出來,有的只是一方面的屠殺。
望著眼前被夷為平地的城池,聞著城池之中傳來的刺鼻硝煙味,唐軍一眾將領,都不禁聚在了李世民身後。
“安市城沒了,高句麗.......亡了!”
李靖蒼老的聲音,清晰的傳進了湊在李世民身後的一群將領耳朵裡。
同時,也傳進了柴令武的耳朵。
望著眼前的廢墟,柴令武不禁有些唏噓。
他依稀記得,在原來的歷史上,李世民最終就是折戟沉沙於這座城池之下。
原來的歷史時空之中,這座城池,不僅在十數萬唐軍的圍攻之下堅持了半年多的時間。
最終更是拖到了冬日來臨,拖到了唐軍後勤不濟,不得不選擇撤兵,保住了高句麗最後的體面。
可在這個時空之中,面對唐軍的飽和式轟炸,這座城,連一天時間都沒能堅持住,便已經淪為一片廢墟。
兩相對比之下,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結果,如何能不令人唏噓?
“安市城既破,高句麗,也該亡了!”
李世民呢喃一句,忽然長長嘆了口氣,旋即轉頭對著柴令武招招手,吩咐道:“柴小子,給高藏和淵蓋蘇文去信,讓他們舉降吧,朕不希望我大唐天兵在去平壤城的路上,還能遇到什麼抵抗!”
聽見李世民的吩咐,柴令武不禁翻了個白眼。
那淵蓋蘇文要是願意投降,還會有今天這個結果嗎?
還讓人舉降,你多大臉啊?
柴令武忍不住在心裡腹誹了幾句。
不過,腹誹歸腹誹,他還是拱手領命,畢竟誰讓他這個隨軍參謀就是幹這個事情的呢?
他轉身回到營中,筆走龍蛇寫下了一封勸降的信。
然後從高延壽麾下要來了一個級別不高不低的高句麗降將,命其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將勸降信送到平壤城。
再然後,也就沒多管了。
反正就是走個形式而已,也沒必要太費心思,何況,以他對淵蓋蘇文的瞭解,那廝絕不會輕易投降。
大唐如果想要拿下平壤城,最終滅亡高句麗,還是得靠堅船利炮才行。
很快,時間來到傍晚時分,整座安市城,也盡皆落入唐軍之手。
城中五萬守軍,除卻自殺殉國和死於炮火之下計程車卒外,還剩下三萬餘人,而這三萬餘人,也不出意外的成了大唐的俘虜,註定要為大唐的建設添磚加瓦。
只不過,讓柴令武感到驚訝的是,安市城守將楊萬春,竟然沒有自盡,而是也降了大唐。
他還以為,以楊萬春剛烈的性格,會在唐軍入城之時,自殺殉國呢。
倒是沒想到,他竟然也會投降?
當然,驚訝歸驚訝,柴令武倒是也沒有其他想法,不殺俘虜,殺俘不吉的理念,早已經深深嵌入了漢人的骨血。
既然楊萬春降了,那唐軍肯定也不會對他怎麼樣。
天徹底黑下來,隨著戰事告一段落,李世民也帶著剩餘的唐軍進了安市城,並在城中召開晚宴。
這場晚宴的目的,一則是為了慶祝今天的勝利,二則是為楊萬春接風洗塵。
畢竟,楊萬春是目前除了高延壽與高慧真之外,第三個投降大唐的高階軍官。
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楊萬春在高句麗國中的地位,隱隱比二高還要高上一分。
畢竟,二高並非淵蓋蘇文嫡系,但楊萬春卻是淵蓋蘇文心腹之中的心腹。
二高投降,李世民為他們連開了三日慶功宴,楊萬春投降,不說開三天,怎麼也得開一天吧?
而隨著宴席的開始,柴令武也總算看清了楊萬春此人的長相。
說起來,這並不是他第一次與楊萬春打照面,早在當年營州之戰時,兩人就曾有過一面之緣。
只是光陰斗轉,再相見時,二人已是身份倒轉。
席間,楊萬春的表現得很是謙卑,不僅端起酒杯挨個敬了一圈大唐這些老將,在敬到李世民的時候,更是極盡諂媚。
那副恨不得把自己當狗的樣子,看得高延壽與高慧真都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而李世民對楊萬春的諂媚,也顯得很是受用。
畢竟李世民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個傲嬌,好大喜功,兼有自戀傾向的人。
只不過他足夠自律,也有足夠的智慧去分辨哪些是真情,哪些是假意,所以顯得英明。
但事實證明,這一次,他也看走眼了。
只見上一秒,語言姿態還極度謙卑的楊萬春,下一秒就不知從哪裡掏出來一把匕首,直奔李世民的脖子割去。
“陛下小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