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子敢爾!”
“大膽!”
突如其來的變故,頓時嚇了眾人一跳。
就連李世民,也被楊萬春這突然的變臉給整懵了一下。
“唐皇,死!”
楊萬春滿臉猙獰,整個人高高躍起,直奔李世民撲去,手中匕首更是在火光下閃爍著幽藍色的寒光,令人望之生畏。
他彷彿,已經看見了李世民滿臉不甘的死在了自己的匕首之下。
他彷彿,已經看見了高句麗絕地翻盤,他也成為了高句麗世世代代頂禮膜拜的復國英雄。
只是,很可惜,他估錯了大唐這一堆老將軍的勇力,更估錯了李世民的武力。
千鈞一髮之間,尉遲恭不知何時已經橫移到楊萬春身後,一把拽住了他的腰帶。
同一時間,李世民腳下用力,他身前的案桌便橫飛起來,重重的砸在楊萬春的腦袋上。
楊萬春甚至連一聲慘叫,都來不及發出,整顆頭顱已經瞬間爆開。
紅的白的,鮮血混雜著腦漿子撒了一地,看得高延壽與高慧真瞬間心神巨震。
“晦氣!”
李世民皺起眉頭,屈指彈走落在箭上的一抹嫩白,旋即對著門外吩咐道:“來人,收拾一下,繼續!”
兩名將士應聲而入,將楊萬春的無頭屍體拖了出去。
隨後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地上的狼藉,為李世民換了一張乾淨的案桌,上了一份新鮮的菜餚。
空氣中,血腥味還未散去,但酒宴已經恢復了正常,就彷彿楊萬春的飛蛾撲火從未出現過一樣。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李世民再次宣佈了全軍休整半個月的命令,順便等待著淵蓋蘇文與高藏的回信。
.......
.......
很快,半個月時間一晃而過。
柴令武派去平壤城勸降高藏與淵蓋蘇文的高句麗將官,也從平壤回到了安市城大營。
只不過,只回來了一個頭。
頭以下的地方,據說已經被淵蓋蘇文給烹食了。
並且,淵蓋蘇文的回信,也正如柴令武所預料的那般,字裡行間都充滿了寧願戰死失社稷,絕不拱手讓江山的決絕與氣魄。
而對於淵蓋蘇文的請求,大唐還能怎麼做呢?
當然是滿足他咯!
於是,休整了半個月時間,精氣神和糧草後勤以及火炮彈藥都已經恢復了巔峰的唐軍再次南下。
而這一次,唐軍所過之處,再沒有遇見半分抵抗。
七月底,唐軍抵達鴨綠水畔,與早已駐守在鴨綠水上的登州水師匯合。
李世民麾下十餘萬兵馬,加上張亮,丘孝忠麾下四萬水師,合計十五萬大軍,於七月中旬,浩浩蕩蕩的抵達了高句麗都城所在的平壤平原。
並在抵達平壤城下的當日,對平壤城完成了合圍。
面對唐軍十五萬大軍的圍困,城中數十萬高句麗的軍民百姓,便只剩下了絕望這一種情緒。
甚至有不少百姓聚集起來,要求高藏與淵蓋蘇文出城投降,以此來平息大唐天兵的怒火。
但對於這樣的聲音,淵蓋蘇文唯一的手段,就是武力鎮壓。
沒錯,武力鎮壓。
因為到了現在,他已經沒有任何其他手段了,說一句黔驢技窮也不為過。
安市城那樣的堅城,再加上二十萬大軍,都沒能擋住唐軍的腳步。
平壤城最後的下場,也不會比安市城好到哪裡去。
但要想淵蓋蘇文向大唐投降,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必須要使用強力的手段,將平壤城擰成一股繩。
為此,哪怕是屠殺平民,也在所不惜!
只可惜的是,他還是太高估了自己。
因為唐軍在決定南下的時候,就沒有打算和淵蓋蘇文浪費時間。
什麼不傷及無辜,什麼賦予對手最高的敬意,那都是在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才需要去考慮的事情。
而現在嘛,他既然不肯投降,那就只有一個下場——死。
所以,唐軍沒有再給淵蓋蘇文哪怕一絲一毫整合力量的時間。
甫一兵臨城下,便直接對平壤城發起了進攻。
隆隆的炮火聲響徹了三天三夜,唐軍甚至連投降的機會也沒有給淵蓋蘇文。
當炮火聲停下之時,高句麗的最後一座城池,也在唐軍的炮火之下淪為了廢墟。
隨著平壤城破,高句麗,這個在原來的歷史上,曾在大隋,大唐兩個朝代,三個帝王手上堅持了數十年的國度,也徹底宣告滅亡。
這一戰,唐軍零損傷,高句麗百姓,傷亡也很小。
唯有坍塌的城牆,以及殘垣斷壁之間掩埋的高句麗士卒的屍體,證明了這一戰的慘烈。
高氏王族,被唐軍一網打盡。
淵蓋蘇文全家,也都落入了唐軍手裡。
當柴令武再次看見淵蓋蘇文時,他實在是很難將眼前這個白髮蒼蒼,滿臉絕望的老者,與他記憶之中的那個英氣勃發的淵蓋蘇文聯絡到一起。
“嘖,幾年不見,你怎麼變成了這個樣子?”
柴令武嘖了一聲,望著眼前被捆成粽子一樣的淵蓋蘇文,眼中滿是戲謔。
淵蓋蘇文滿臉死寂,像是沒聽見柴令武說話。
柴令武見狀,突然也失去了繼續打壓下去的興趣。
這麼多年過去,他早就釋懷了,現在的淵蓋蘇文,也不配再讓他多看一眼。
“來人,拖下去,五馬分屍!”
他有些意興闌珊地對著親衛招招手,輕飄飄的宣判了淵蓋蘇文最後的下場。
聽見五馬分屍四個字,淵蓋蘇文臉上總算有了些許波動。
他轉過頭,看著柴令武道,聲音沙啞道:“就不能給我留個全屍嗎?”
柴令武沒有理會他,而是對著親衛李輝繼續交代道:“記得把腦袋留著,帶去遼中城,祭奠一下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