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姜婉兒的詢問,吳輕舟卻是沉默不語,似是有所顧慮。
“這位小姐,此事涉及在下一位同窗好友,無法言說。”
“但這顧長寧絕非外界所言那般,充其量就只是偽君子罷了。”
看來這裡面還有很多隱情,吳輕舟既然不願意說,姜婉兒也不好過多追問。
“蕭兄,這第三輪辨文即將開始,不知你是否會參加?”
吳輕舟換了個話題。
蕭潛則笑道:“我本就是來觀摩的,所以不一定會參加。”
“原來如此。”吳輕舟略顯失望,但很快便恢復如常,“若是蕭兄與這位小姐不嫌棄,不知吳某能否與二位一起觀摩?”
聞言,蕭潛與姜婉兒對視一眼,都不明白吳輕舟這是何意。
吳輕舟也算有眼色,當即表示自己在作詩一道上不甚精通,遠比不上同來的幾位學子。
原本蕭潛就很喜歡吳輕舟這灑脫的性子,對方也有交好之意,便應了下來。
眼下已是巳時三刻,辨文通常都會在午時前結束。
下午則是雙方學子自由交流的時間。
銅鑼聲響,意味著第三輪辨文即將開始。
“諸位,往日這第三輪辨文都是由我等出題,雙方學子各做一首詩來進行評判。”
“但今日,這規則會有些許不同。”
韓教諭站在高臺之上,笑盈盈的說著。
聽到他的話,學子和觀摩之人都來了興趣,想知道新的規則是什麼。
“本次雖然依舊會由我等出題,但學子並不需要做出完整詩篇,只需要貼合主題,一句便可!”
“而後再由我等進行評判,決出勝者。”
聽到這新的規則,所有人都在竊竊私語。
往常這第三輪辨文,學子創作完整詩篇需要耗費很多時間,有幾次甚至都不得不推延到黃昏時分。
即便是那些文壇大家,創作一篇佳作也需要反覆打磨。
學子們又如何能與那些大家比肩?
所以改為創作一句貼合主題的詩句,相當於大大降低了難度,同時也能考驗出學子們更為真實的創作水平。
“若是諸位沒有意見的話,那我等便要出題了。”
學子們自是沒有意見,或者說他們對這新規則更為欣喜。
無需為了詩篇的完整而胡亂拼湊,若真的做出佳句,也完全可以事後再做成完整的詩篇。
“蕭兄,這次的規則倒是有些新意,你真的不考慮參加嗎?”
吳輕舟笑著問道。
蕭潛還是搖了搖頭,他原本就不會作詩,不過是將前世歷史上那些傳世佳作照搬出來。
所以他從本心裡是不願出風頭的,也算是對那些古人的敬畏。
“那真是可惜了,以蕭兄之才若是參加的話,想必定能做出佳句。”
“吳兄謬讚了。”
蕭潛也不知道吳輕舟對自己哪裡來的信心,只得隨口應和了一句。
為保公平,教諭們都是現場出題。
只見他們商議了一番之後,韓教諭才重新走上前來。
“諸位,考題已經有了。”
“近些年來,院試,鄉試,會試,乃至於殿試都讓很多學子對自己的才學產生了質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