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國種田的日子

第72章 安置

林永年站在村口老槐樹下的碾盤上。

樹下黑壓壓聚著林家村大半的男女老少,個個臉上都帶著點好奇和不安,目光齊刷刷落在他身上。

“鄉親們,”林永年清了清嗓子,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朵裡,“大夥兒都瞧見了,外頭是個什麼光景?天不下雨,地冒青煙,河溝子底兒都曬裂了!咱村外頭,昨兒個來了些人。”

人群裡立刻響起一陣嗡嗡的低語,帶著警惕。

“是流民?”一個上了年紀的老漢扯著嗓子問,眉頭皺成了疙瘩,“林東家,這節骨眼上,可不敢招禍啊!餓急了的人,啥事幹不出來?”

“是啊是啊,”旁邊一個抱著孩子的婦人介面,聲音發緊,“聽說別的村都有人搶糧了!咱村這點糧,夠不夠自己人吃還兩說呢!”

林永年抬手往下壓了壓,示意大家安靜。

他臉上沒什麼緊張,反而帶著一種沉穩的篤定。

“老栓叔,桂花嫂子,你們說的在理,顧慮也沒錯。”他先肯定了大家的擔憂,話鋒一轉,“但你們想想,為啥別處搶糧搶水,咱林家村安安穩穩?還不是因為咱村有活命的水!這水,是老天爺賞的?是祖宗顯靈?”他頓了頓,目光掃過人群,聲音裡帶上點不易察覺的笑意,“是咱家硯哥兒,指的地兒,打出來的!”

提到“小神仙”林硯,人群的氣氛微妙地緩和了些。

那孩子確實神叨叨的,指哪兒打哪兒出水,救了全村,大夥兒心裡都記著這份恩情。

“外頭來的,不是三十個土匪,是三十個拖家帶口、實在活不下去的可憐人!”林永年語氣沉了些,“有老人,有孩子,有漢子,也有婦人。他們逃荒過來,一路看著親人倒下,就為找條活路。現在,他們走到了咱林家村邊上,眼巴巴看著咱們救命!”

他指了指村外隱約可見的土坡方向。

“咱林家村,祖祖輩輩都是本分人,講個‘仁’字。見死不救,良心能安嗎?”這話戳中了村裡不少老人的心坎。

他接著話頭一轉,更實際地說:“再說了,大家夥兒想想咱村外頭那十口新起的磚瓦窯,那正挖地基的水泥窯,還有染布廠、織布廠,哪一樣不要人手?光靠咱們自己這點勞力,夠嗎?磨破了肩膀也趕不上趟!”

“林東家,你是說讓那些流民去窯上、廠裡幹活?”一個精壯的漢子揚聲問。

“對!”林永年斬釘截鐵,“曹團長那邊已經安排好了,就在工業區邊上,劃塊平整的地,先搭簡易窩棚住下。口糧,咱村公倉先擠一擠,按人頭借給他們,記上賬,日後從他們工錢里扣!喝水,咱村的水井管夠!但有一條,”他語氣嚴肅起來,“曹團長帶著保安隊的兄弟,還有柱子那杆神槍,會日夜盯著。誰敢鬧事,誰敢手腳不乾淨,甭管是外來的還是本村的,一律按規矩辦,絕不手軟!石頭,你訓練的新兵,正好也拉出去練練膽氣!”

石頭立刻挺直腰板,大聲應道:“東家放心!保管練得他們服服帖帖,只想著幹活掙錢!”

林永年最後看向眾人,聲音放緩,帶著點懇切:“鄉親們,這三十口人,是塊試金石,也是咱林家村壯大的第一步。安置好了,他們就是咱的勞力,幫咱建窯燒磚,織布染布,把咱這日子過得更好!咱救他們一時,他們幫咱一世。這買賣,長遠看,不虧!大家夥兒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樹下安靜了片刻。老栓叔咂吧咂吧旱菸袋,悶聲道:“永年娃子說得在理,有保安隊看著,有活路給他們走,總比讓他們餓死在咱村口強。我老頭子沒話說。”

抱著孩子的桂花嫂子也小聲嘟囔:“唉,都是苦命人,有曹團長和柱子兄弟看著,應該出不了大亂子吧?”

精壯的漢子們則更乾脆:“東家,聽你的!要人手搭窩棚,咱這就去!”

看著眾人臉上的疑慮漸漸被理解、同情和一絲對未來的期待取代,林永年心裡那塊石頭才算落了地。

他知道,林家村接納這三十個流民的第一步,算是穩了。

這安穩,是深井的水給的底氣,是硯哥兒那說不清道不明的“指路”帶來的生機,還有三千畝冬小麥的長勢的底子,也是他這個當家人,必須為村子抓住的、壯大起來的機會。

“石頭!”林永年跳下碾盤,招呼道,“你帶幾個後生,還有栓柱、鐵頭,你們幾個泥瓦手藝好的,跟我去村外工業區邊上!窩棚今天就得搭起來!”

被點名的漢子們應聲出列,臉上帶著點被委以重任的興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