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國種田的日子

第103章 破格擢用

老槐樹莊和張家窪那兩口救命的甜水井,如同投入滾油鍋裡的兩滴水,在晉城縣公署裡炸開了鍋。

眼看著輿圖上代表災情的赤色標記越來越多,鄉紳耆老的請願書雪片般飛來,焦頭爛額的縣知事(縣長)李伯仁再也坐不住了,緊急召集縣署各科科長及幾位有分量的區長開會。

縣公署議事廳內,氣氛凝重得能擰出水來。

李伯仁端坐上首,眉頭緊鎖,手指煩躁地敲著鋪在桌上的旱情輿圖。

“諸位!”李伯仁聲音沉鬱,“旱情如火!再這麼下去,秋糧絕收,流民四起,後果不堪設想!今日召集大家,就是要想個切實的法子出來!都議議!”

建設科科長是個戴金絲眼鏡的中年人,第一個發言,語氣帶著推諉:“知事大人,非是我等不盡力。打井、開渠,哪樣不要錢?縣庫空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再者,這尋水脈,更是技術活,非有經驗的老把式不可,可如今…”

他話沒說完,就被一個激動的聲音打斷了:“經驗?技術?我看都不如蘇家三爺那雙眼睛!”說話的是城廂區區長王有財。

他挺著肚子,聲音洪亮,臉上帶著一種與有榮焉的光彩,“知事大人,諸位同僚!不是我王有財吹噓,老槐樹莊和張家窪那兩口井,大家想必都聽說了!那真是絕處逢生!蘇承勇蘇隊長,那真是神了!別人看著是絕地,他偏偏就能點出甘泉!這不是運氣,這絕對是本事!”

他這番話,立刻引起了下面一陣嗡嗡的議論聲。

“王區長說得在理啊!蘇三爺這本事,神乎其技!”

“是啊,要是能請動蘇三爺,為全縣多找出幾處水源,這旱情就有救了!”

“可蘇家那邊…”有人遲疑道,“聽說蘇老爺子對此事態度,頗為淡然?蘇三爺自己也一直說是運氣好。怕是不好請吧?”

“哼!”一位留著山羊鬍、穿著長衫馬褂的老者(縣裡負責文教的學究)冷哼一聲,帶著點酸意和不屑,“尋龍點穴,本是堪輿之術,玄之又玄。蘇家世代書香,怎會沾惹此等江湖術士的勾當?我看蘇家避而不談,也是怕沾上‘風水先生’的名聲,有辱門楣。再者,這等‘秘術’,豈是輕易示人的?請?拿什麼去請?空口白牙嗎?”

這話戳中了不少人的心思。

是啊,蘇家如今聲名鵲起,那蘇老爺子是前清舉人,最重門風。

請人家出來“看風水找水”,名不正言不順,人家憑什麼答應?

萬一請了沒找到,蘇家臉上無光,縣裡更下不來臺。

王有財早料到會有此說,他嘿嘿一笑,胖臉上露出精明的神色,站起身對著李伯仁拱了拱手:“知事大人,諸位!蘇老爺子清高,蘇三爺低調,這是人家涵養!但咱們縣裡,不能讓人家白出力、白擔這名頭啊!這麼大的功勞,解民倒懸,豈能沒有表示?否則,豈不讓有功之士寒心?也讓百姓說咱們縣署不公!”

他頓了頓,環視一週,丟擲了醞釀好的提議:“依我看,蘇家老大蘇伯鈞,為人沉穩幹練,在地方上素有賢名,如今在鄉下做區長,實在是屈才了!縣署勸業所(主管農工商)正缺一位得力干將,分管農業水利,非蘇伯鈞莫屬!給他個縣佐(相當於副縣長)的職銜,專司農桑水利,名正言順!這樣,他蘇家為全縣尋水抗旱,就成了分內之事,蘇老爺子那裡也好交代!”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勸業所分管農業水利的縣佐!

這可是實權位置!

雖然品級不算頂高,但管著全縣的農事、水利、墾荒,在眼下這旱災年景,權力和影響力非同小可!

王有財這手筆,不可謂不大!

還沒等眾人消化完,王有財又接著道:“還有蘇家老三蘇承勇!警局東區分隊長,屢破要案,維持地方治安有功!如今又立下尋水解困的大功!這樣的人才,放在一個分隊長位置上,豈不是浪費?我提議,擢升蘇承勇為縣警察局副局長!專司地方治安及緊要事務!如此,縣裡再請他這位副局長,協調人力物力去各地勘探水源,甚至組織民夫打井修渠,都順理成章!他蘇家一門雙傑,為國為民出力,名實相副,誰還能說閒話?”

王有財的算盤打得噼啪響。

把蘇伯鈞提上來管農業水利,蘇承勇提成警局副局長,蘇家勢力立刻在縣裡拔高一大截。

這既是給蘇家天大的面子,也是把蘇家牢牢綁在縣署抗旱的大車上!

你們蘇家不是說是運氣、不願意沾“風水”名頭嗎?

行,我給你官做!名正言順的官身!讓你們想推脫都找不到藉口!

而且這位置提得巧妙,蘇伯鈞管農業水利,蘇承勇有調動警力的便利,正好為找水服務!

簡直是量身定做!

議事廳裡安靜了片刻,隨即爆發出更大的議論聲。

“高!王區長這招高明啊!”

“一舉兩得!既酬了功,又解了縣裡的燃眉之急!”

“是啊,給了蘇家臺階,也給了他們責任!這下蘇家怕是推辭不得了!”

“蘇家一門雙傑…這聲勢…”

李伯仁敲擊桌面的手指停了下來,緊鎖的眉頭也舒展開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