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村染布作坊
剛推開染坊厚重的木門,一股混合著藍靛、明礬和溼布料的濃烈氣味就衝了出來。
林永年皺著眉用手扇了扇。
“爹,這邊!”林硯的聲音在蒸騰的熱氣裡響起,他正踮腳扒著一個大染缸的邊沿往裡瞧。
染坊的老師傅老孫頭,胳膊上濺滿了靛藍色的斑點,笑呵呵地捧著一匹剛擰乾的布過來:“東家,小東家,快瞧瞧!按小東家說的法子,黃檗打底,靛藍套染,晾乾了就是這個色!”
林永年接過布,展開一抖。
一匹均勻、柔和的草綠色布料展現在眼前,在作坊昏暗的光線下,顯得格外清新又沉穩。
“成了!真成了!”林永年臉上露出喜色,手指捻著布料,“這顏色…看著就踏實,還不晃眼。”
“對吧爹!”林硯小臉放光,“這可比咱原來染坊出的老藍布、黑布強多了!正好拿來用!”
“用?做啥用?”林永年問。
“給咱保安隊做新軍服啊!”林硯指著布,“您瞧這顏色,往田埂邊、土坡上一趴,保準比原來那身灰不拉幾的強,曹團長他們演練時老說隱蔽性不夠。”
林永年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嗯…是這個理。”
“還有呢!”林硯趕緊補充,“爹,少年團也給他們一人弄一身這個顏色的小號制服,精神!也顯得咱村有生氣,跟外頭那些野孩子不一樣!”
“呵,你小子,主意都打好了?”林永年笑著拍了拍兒子的頭,又仔細摸了摸布料,“料子厚實,顏色也正。老孫頭,這色牢度咋樣?經得起搓洗不?”
老孫頭拍著胸脯:“東家放心!小東家給的方子,火候、用料都講究,俺親自盯著染了三遍,保準耐曬耐洗,掉色算俺的!”
林永年滿意了,把布疊好:“行!那就先緊著保安隊和少年團來。”
“爹,我畫個軍服的圖紙,你安排人先試製一下。”林硯扯了扯林永年的衣角,小臉認真,“還有配套的皮鞋和棉鞋,皮帶、軍帽這些零零碎碎的東西,要組個小隊專門試製。以後用得著。”
林永年手指摩挲著草綠布料:“圖紙?成。不過硯兒,單試製幾套不難,可要真鋪開給保安隊、少年團幾百號人用,那就是門大生意。你腦子裡可不止這幾套衣裳吧?說說,怎麼個‘用得著’法?”
林硯:“當然不止!保安隊是咱自家的拳頭,得裝備整齊,看著就精神,用著也舒坦。少年團是以後的人才庫,穿著統一的衣裳,精氣神就上來了,更有歸屬感。這草綠色布,就是咱以後保安隊和少年團的招牌色!外頭人一看這顏色,就知道是咱長治礦業保安隊的人!”
林永年(點頭,快速心算):“嗯,招牌…有道理。保安隊現下二百多人,少年團按你之前說的,招滿也得百十來個。光布料用量就不小。不過,硯兒,只靠咱村染坊這點人手,染自己用還行,想做大可不夠看。”
林硯:“所以爹,得儘快建好染布廠!您看,這草綠色配方是咱獨一份兒吧?染出來質量也好。除了軍服、少年團服,以後甚至可以往外頭專門賣軍服,這顏色多實用啊。”
林永年眼中精光一閃:“往外賣…好主意!這顏色確實新鮮又實用。染坊擴建,就在工業區劃塊地,挨著水源。回頭讓你二舅從晉城弄點好用的新式染缸來。你接著說,皮鞋、棉鞋、皮帶、軍帽…這些零碎,你打算怎麼弄?都自己做?”
林硯:“關鍵的東西,咱得自己掌握!皮帶扣、鞋底釘、銅釦子這些,咱工業區可以建個小五金廠。皮子,找北邊皮貨商,或者咱自己收生皮硝制。鞋樣子,我畫出來,找手藝好的鞋匠帶徒弟。棉鞋用厚實家織布做面,絮新棉花,鞋底納千層底或者用新出的橡膠底試試?軍帽用厚呢子或者硬挺的帆布襯裡,定型。”
林永年讚許地看著兒子:“行啊小子,門兒清!看來琢磨不少日子了。橡膠底是個好東西,防水防滑,就是貴點,得想法子找路子。皮貨商我認識幾個,硝皮作坊…村西頭老張家手藝就不錯,可以讓他帶人。五金廠我上你外公那想想辦法,他那邊鐵匠鋪多,買套機器,請一個師傅過來開個頭,應該問題不大。這樣算下來,除了橡膠和呢料可能得外購,大頭咱自己都能解決,還能帶動村裡好幾個作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