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刺客,看到小主人轉移了“粘附”目標,也慢悠悠站起身,邁著無聲的步子,重新踱回它鍾愛的皂角樹陰影下趴好,彷彿剛才的守護只是一場短暫的休憩。
院子裡,只剩下阿滿偶爾的抽噎聲和滿足的哼哼,以及母親溫柔的低語。
午飯後,林家書房瀰漫著紙張、墨錠與陳年木櫃混合的氣息。
林永年、蘇婉貞和林廣福圍坐在書桌旁,目光都聚焦在中間那個小小的身影上——林硯。
氣氛有些凝重,帶著一種巨大期望與深深疑慮的緊繃感。
“硯兒,”最終還是爺爺林廣福先開了口,老人佈滿老繭的手指無意識地敲著桌面,聲音低沉,“你跟你娘在田頭說的那話……三石糧?當著爺爺、爹孃的面,你再給咱交個底,這事兒真有譜?”他的眼神緊緊鎖住孫子,彷彿要從那張稚嫩的小臉上找出答案。
活了五十多年,地裡刨食一輩子,畝產三石?這數字像塊燒紅的烙鐵,燙得他坐立不安。
林永年坐在父親旁邊,眉頭緊鎖。
他剛從工業區回來,一身疲憊也壓不住心頭的驚濤駭浪。
作為商人,他更敏銳地嗅到了其中蘊含的巨大利益,也更深知其顛覆性。
“硯兒,爹不是不信你。可這三石太驚人了!這要是傳出去,整個潞安府都得炸鍋!你給爹孃、爺爺說說,你這把握,打哪兒來的?就憑那麥苗長得格外壯實些?”他的語氣盡量放緩,但探究的意味濃得化不開。
蘇婉貞沒說話,只是將林硯往自己身邊輕輕攏了攏,手搭在他小小的肩膀上。
她看著兒子,柳葉眉下的目光復雜難言,既有作為母親無條件的信任,也有對“三石”可能帶來的福禍難料的深深憂慮。
她下午在田頭被兒子說服的悸動,此刻在父輩沉甸甸的審視下,又變得飄搖起來。
林硯感受到三位至親灼灼的目光,小臉繃得緊緊的,卻沒有絲毫退縮。
他挺直了小腰板,烏溜溜的眼睛在油燈下顯得格外明亮清澈。
“爺爺,爹,娘,”他的聲音清脆,帶著孩童特有的穿透力,卻異常沉穩,“我敢說三石,不是瞎猜的。”
“村裡的麥田雖然還沒抽穗,可你們看那苗心鼓囊囊的,裡面的穗子準小不了!”他頓了頓,小臉上滿是篤定,“這些,都是老把式們天天在地頭看著的,做不得假!只要後面水跟得上,肥喂得足,老天爺不搗大亂,這麥子憋著的勁兒一放出來,二石糧,不是夢!”
“等收穫了,把最優的種子撿出來。下一季,按我的方法來種,三石完全是有可能。”
書房裡一片寂靜,林硯列舉的每一點,都精準地戳中了他們在田頭親眼所見、親手所感的異常。
林廣福長長吸了口氣,佈滿皺紋的臉上肌肉抽動了一下,眼中第一次燃起了近乎狂熱的希望之火。
林永年緊鎖的眉頭也略微舒展,商人特有的精明開始飛快地盤算:若真有三石,那將是何等光景?
他緩緩點頭,目光深沉:“硯兒,若真能成,你就是咱林家,不,是咱整個上黨盆地的功臣!”他話鋒一轉,問到了更現實的操作層面:“那你跟你娘提的,給你姥爺家換種的法子?具體怎麼個章程?”